宋悠洋展示生物基材料。
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0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李鴻婷)在深圳光明科學城,一群年輕人正用“魔法”將咖啡渣、酒糟、玉米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轉變為細膩柔軟的生物基皮革材料,成為制作環保包包和衣裳的優質原料。這場由“90后”創業者宋悠洋主導的綠色材料革新,不僅讓廢棄物重獲新生,更拓展了時尚產業的環保邊界。
筑巢 深圳科創生態引才扎根
宋悠洋與深圳的創業故事,早在2014年便埋下伏筆,那一年,她畢業旅行經過深圳,這座城市的活力讓她印象深刻。在德國學習材料設計與材料科學交叉學科時,她就很想到深圳發展。
2020年光明合成生物產業大會的經歷,讓她認準了這里。在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樓上樓下是麻省理工的材料學博士、杜克大學的高分子專家,敲開隔壁門就能聊技術難題,前輩會把商業化經驗傾囊相授,這種創業氛圍,讓人想要扎根下來做一番事業。宋悠洋補充說道:“光明的環境很好,很適合靜下心來搞研究。”
2022年,宋悠洋從柏林回國,在光明科學城創立了樸飛生物,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深度合作,專注于利用非糧農業廢棄物研發和生產生物基皮革。
“我們是拎包入駐的,大部分儀器設備都能共享。”宋悠洋說,光明區還出臺了全國首個針對合成生物產業的專項政策,入駐園區的企業可獲得租金補貼,還有研發經費支持、人才補貼等,讓初創團隊能把每分錢都能用在研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