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6日訊(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焦子宇 何亞南)11月26日,深圳大學新文科建設迎來重要時刻——“Society Zero Universe LLMs社會仿真模擬平臺”正式發布。深圳大學副校長巢乃鵬主持發布會。

當前,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引擎和戰略支撐,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刻改寫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人工智能與哲學社會科學深度融合,是創新驅動的內在要求,更是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抓手。“Society Zero Universe LLMs社會仿真模擬平臺”是一個面向社科領域的直觀、可交互實驗平臺,用戶可接入ChatGPT、DeepSeek等通用模型,以自然語言交互進行模擬仿真。該平臺具有人文社科引領、生成式工作流程、動態生態擴展、全流程數據捕捉的特點,未來,可用于產業發展趨勢的預測,支持復雜社會現象的細粒度研究,實現從“定性構想”到“定量報告”的全流程操作。
重視文科、建設文科、發展文科是深大傳統。2025年6月27日,深大舉行了首屆文科大會,明確將“Society Zero Universe LLMs社會仿真模擬平臺”作為文科發展的重點工程之一。時隔5個月,該平臺正式發布,這不僅是跨學科建設與布局的大膽嘗試,也標示著深圳大學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的學科發展方向。
深大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AI驅動的社會科學研究亟待新范式、新方法和新知識,這也為傳統人文社會科學的轉型升級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該平臺是面向社會科學的平臺,能否優化、完善、應用,能否在這一輪全新的歷史節點上搶灘登陸,考驗著深大人的勇氣、智慧與擔當。
發布會吸引了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全國高校的專家學者建言獻策,并聯合發布了“開放、互聯、共享:大模型社會仿真平臺合作倡議”。倡議包含三方面。
一是打破技術壁壘,實現開放兼容。倡議各方共同制定通用的Agent通信接口與數據交換標準,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無縫集成與聯合實驗;二是發揮專業優勢,深化協同攻關。倡導各方充分發揮在算法開發、模型構建、理論探索、實驗設計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共同攻克社會仿真中面臨的高難度建模與可驗證挑戰;三是凝聚學術共識,共建評價體系。共同制定面向智能社會科學的可信度標準與倫理規范,共同為計算仿真實驗研究提供科學的方法指導和評價體系。
一流文科是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未來,深圳大學新文科建設將進一步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學術創新生態,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社科研究平臺,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