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4日訊(記者 劉惠敏)11月14日,以“科技賦能產業 融合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開幕。
作為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國家級、國際性科技盛會,本屆高交會展會規模40萬平方米,匯聚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知名企業及國際組織參展。圍繞國際科技發展前沿、我國高水平創新成果、深圳“20+8”產業集群,展會設置了國之重器重大裝備、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消費電子、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等22大展區,全面呈現各行業尖端產品、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助力中國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全球前沿成果加速落地。

記者在高交會現場看到,從光明實驗室與華為聯合打造“基于昇騰的國產AI生態主題特展”現場完成384超節點“深圳首秀”,到南方電網、中國稀土等央企展示的大國重器,再到榮耀、科大訊飛等領軍企業的最新消費電子產品,各展區人頭攢動,交流熱烈。據統計,本屆高交會集中展示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超過5000項,實物展品比例預計超過90%,現場舉辦百余場首發首秀及路演活動,首發、首展產品占比達20%以上,充分彰顯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成效。

本屆高交會匯聚我國前沿科創力量,集結了南方電網、中國稀土、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等40多家央、國企,集中展示系列大國重器技術與產品;榮耀、科大訊飛、影石、喜德盛、伯恩光學等領軍企業,也攜最新技術突破與自主創新成果同臺亮相。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光明實驗室等三十余所高校與科研機構攜前沿技術與應用參展參會,與各界精英在高交會共同見證世界前沿科技成就、探討未來創新發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高交會首次設立“區域經濟科技創新成果專區”,集中展示各地在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創新方面的最新成就。張家港、杭州余杭等全國多個市縣區首次以獨立展團形式集體亮相,生動展現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蓬勃圖景。張家港展團集中展現智能高端裝備產業、冶金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先進特色半導體產業、低空經濟產業、數字經濟產業、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高端紡織產業等領域創新成果。杭州市余杭區展團聚焦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新材料與新能源、芯片與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低空經濟、智能穿戴與光學等前沿領域,重點展示了一系列領先技術及產品。專區的設立是推動技術創新成果加速向“城尾鄉頭”擴散的關鍵舉措,旨在激發區域發展內生動力,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供平臺支撐。
據悉,為期三天的第二十七屆高交會將舉辦200余場配套活動,包括新品發布、項目路演、技術研討、行業峰會、商務午餐交流及獎項評選等,為參展企業與專業觀眾提供多元、廣泛、高效的對接機會。
(本文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