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3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舒瑜)不得制定損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不得簡單以差評扣減勞動報酬、鼓勵企業提供社會保險補貼……《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10月30日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對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作出一系列細致規定。
企業應明確與勞動者的用工關系
快遞員、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近年來,隨著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成為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據統計,深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約170萬人,占全市就業總人數的14%。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相關單位積極探索,在補齊社會保障短板、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組織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積累了諸多經驗做法。出臺《決定》旨在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為重大事項決定條文,并推動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在法治軌道上更有效地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針對新就業群體存在的勞動關系認定難問題,《決定》要求企業應當明確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用工關系,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應當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的,企業應當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各方權利義務。
不得制定損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
外賣小哥在配送中爭分奪秒,有的甚至不惜闖紅燈、逆行,生怕送餐晚被打差評。針對這一問題,《決定》提出企業不得簡單以消費者的不滿意、差評扣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報酬,不得制定損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
平臺算法通過智能派單、時間預估和路線規劃等方式提高效率,但也導致部分從業者面臨高壓工作環境,成為“困在算法里的人”。為此,《決定》要求企業制定或者修訂訂單分配、報酬構成、工作時間、獎懲等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應當充分聽取工會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的意見建議,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
《決定》還鼓勵企業為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繳納單項工傷保險費,為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險補貼,購買人身意外險、雇主責任險、第三者責任險等商業保險。
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
為解決門難進、車難停,以及行業迭代快、技能需求升級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面臨的難題,《決定》提出打造一批友好社區、園區等場景,加快建設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造良好從業環境。提出推動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幫助勞動者適應行業變化、拓展職業路徑、提升就業競爭力。
“小哥”維權如何能效率更快,成本更低?《決定》提出通過民意速辦、群眾訴求服務站點等平臺暢通訴求反映渠道,支持企業建立訴求表達及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并健全新就業形態矛盾糾紛一站式調解工作模式,實現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決定》還明確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的職責,推動形成協同管理服務機制。同時,支持勞動者參與有關評選表彰,鼓勵勞動者參與文明城市建設和城市基層治理,促進勞動者更好融入城市發展,構建和諧勞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