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29日訊(記者 程熙 邱嘉熙)10月28日,2025汽車芯片生態大會(CACC)暨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年會在坪山舉辦,標志著我國首個車規級芯片全項標準驗證公共服務平臺的啟用,將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開放共贏的汽車芯片產業生態,全面開啟“十五五”期間高端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

大會由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主辦,由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鐵成,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思偉,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寧,坪山區委書記趙嘉,坪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張茜,坪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袁虎勇,坪山區委常委、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冷和明,深圳市汽車辦、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汽車整車及芯片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共計200余名嘉賓現場參會。
落實國家戰略部署
提升“十五五”汽車芯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我國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提出要“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
在此背景下,2025汽車芯片生態大會(CACC)暨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年會在深圳坪山成功舉辦,聚焦標準引領、檢測認證、生態協同三大核心議題,通過大會開幕式暨主旨報告、專題分論壇、產業生態成果發布等多元環節,旨在搭建一個高效、開放、務實的產業協同平臺,共同凝聚共識、破解瓶頸、促進合作,為提升我國汽車芯片產業核心競爭力注入強勁動力。
大會聚集了來自汽車整車及芯片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共計300余名嘉賓現場參會。期間,舉行了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儀式,央企合資企業落戶坪山戰略合作簽約,舉辦了車規級芯片HSMT生態建設成果、車規級芯片RISC-V生態建設成果等發布儀式,啟用國內首個車規級芯片全項標準驗證公共服務平臺。

大會的成功舉辦,是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關于“十五五”規劃部署的重要舉措,將聚焦車規級芯片“卡脖子”問題,補全汽車芯片產業鏈空白,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汽車芯片標準驗證和檢驗檢測“國家隊”,推動我國在“十五五”期間實現汽車芯片實現自主可控,提升我國汽車芯片檢測能力。同時,通過“央企整合+央地合作+產業鏈協同”共同推動我國不斷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
填補車規芯片標準驗證空白
打造國內首個“質量試煉場”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芯片已成為汽車產業競爭和產業生態創新重構的核心。近幾年來,芯片產業整體短缺情況有所緩解,但芯片產業鏈發展結構失衡,國產化應用體量不足、拉動效應不高,國產芯片的整體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標準體系仍需完善。
作為行業第三方獨立機構,中汽中心通過在深圳坪山建設國內首個全項的汽車芯片檢測平臺,有利于打通產業鏈堵點卡點,解決國產汽車芯片上車應用難題。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首個車規級芯片全項標準驗證公共服務平臺的啟用,將會有效促進我國汽車芯片標準制定和驗證、檢驗檢測以及產品質量提升,打通車規級芯片上車應用“最后一公里”。


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后,將全力圍繞“1-13-3-1”推動平臺建設,包括1個央企聯合體:成立由多家汽車央企聯合成立的法人公司;13個實驗室:建設涵蓋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環境及可靠性等關鍵領域的13個汽車芯片檢測高規格實驗室;3個行業平臺: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華南秘書處)、國家汽車標準基地(芯片工作組)、汽車芯片密碼應用研究中心;1個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汽車芯片)。
上述平臺將服務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開展汽車芯片標準研究、檢驗檢測、產業推廣、應用示范、對外合作和技術交流,推動解決國產芯片上車應用難題,縮短高端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促進我國芯片與整車產業深度合作、協同升級。
標準引領加快自主化替代
汽車芯片產業生態體系初具規模
大會期間,中汽芯與18家產業鏈主流生態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舉辦了車規級芯片“車載有線高速媒體傳輸技術(HSMT)”和車規級芯片“第五代精簡指令集架構(RISC-V)”兩大生態建設成果發布儀式,頒發了車規級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環境及可靠性認證證書,舉行了車規級芯片中試驗證示范項目啟動儀式。大會系列成果覆蓋芯片全鏈條,標志著我國在汽車芯片關鍵領域獲實質突破,為產業自主可控提供全維度支撐,助力汽車強國建設。
車規級芯片HSMT和RISC-V這兩大突破性技術將推動我國加速智能汽車核心硬件的自主化替代進程與電子電氣架構升級,為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關鍵場景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底座。
大會向生態頭部企業頒發了車規級芯片認證證書,標志我國具備汽車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與可靠性自主認證能力。同時舉行了車規級芯片中試驗證示范項目啟動儀式,中試驗證示范項目的啟動,將推動多企業聯合利用中試平臺縮短芯片量產周期。
大會還發布了“中汽芯盟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未來,中汽芯盟將持續致力于深化產業協同,通過整合優質資源,加速汽車芯片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化落地,推動我國汽車芯片產業實現自主可控與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作為推動我國汽車芯片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的合作平臺,通過此次會議匯聚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研中心、中科院計算所、天津大學以及英飛凌、華大半導體、中興微電子等百余家政產學研用單位,彰顯我國汽車芯片產業“上下聯動、協同破局”的強大合力,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以創新生態引進最強平臺
深圳坪山助力“中國芯”驅動“中國車”馳騁全球
作為2025汽車芯片生態大會的舉辦地,同時也是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與深圳“硅基半導體集聚區”,深圳坪山能吸引國家級汽車芯片平臺落地,絕非偶然。近年來,坪山區持續深化汽車與芯片產業協同布局,通過“政策鏈、基礎設施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的深度耦合,已構建起汽車創新生態體系,成為“中國芯”驅動“中國車”的重要承載地,為汽車芯片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土壤”。

政策鏈:先行先試,打造“智能網聯+芯片”應用場景。坪山是全國首個有立法支撐的全域開放和商業化試點區域,積極發展多元化“AI+生活”的鮮活場景,蘿卜快跑、無人清掃車、無人物流配送車隨處可見,為比亞迪發放全國首張L3級別車輛道路測試通知書,累計向12家企業發放近600張測試應用通知書,涉及近410臺智能網聯車輛,累計測試運行超600萬公里,曾入選中國縣域改革案例,未來城區氣質日益彰顯。

基礎設施鏈:“車路云一體”,構建測試驗證硬支撐。坪山聚焦“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的未來產業方向,近年來打造了大灣區唯一的,也是陸空一體的智能網聯交通測試基地,創新構建地面網聯車輛與低空無人機協同運行測試環境。坪山還是“深圳車路云核心示范區”,正在建設深圳覆蓋范圍最大的“車路云”項目,讓“聰明車”與“智慧路”協同發展。

創新鏈:產學研融合,夯實技術研發根基。建成清華大學超滑技術研究所微納工藝加工平臺等公共技術平臺,集聚了比亞迪中央研究院第三代半導體研究中心、北理工深圳汽車研究院等高能級汽車和芯片產業創新平臺200余家,為汽車芯片科技研發提供了最佳土壤。

產業鏈:“汽車+半導體”協同,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匯聚了中芯國際、鵬新旭、基本半導體、安培龍等200多家半導體重點企業 ,比亞迪、佛吉亞、京西智行、承泰科技等300多家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當前坪山正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和軟信業,謀劃打造國產操作系統生態集聚區,這將為汽車芯片產業化和軟件硬件協同化帶來全新機遇。
人才鏈:“引育用”一體,集聚產業頂尖大腦。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出臺人才政策,聚焦人才對現代化城區的向往,把教育醫療、生態文化、城區配套進行一體打造,當前正集中精力打造低密度、親子化、運動化、國際化的燕子湖會客廳。
栽下梧桐樹,只為鳳凰來!目前坪山已集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鄭泉水教授、比亞迪首席科學家廉玉波工程師、深圳技術大學集成電路與光電芯片學院寧存政院長等為代表的科學“大咖”。深圳技術大學“龍芯英才班”正全力培養復合型“芯青年”,零一學院在這里探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未來將會有更多人才在坪山脫穎而出。
資金鏈:“大膽+耐心”資本,護航企業成長。圍繞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網聯試驗場測試等領域,出臺產業政策,真金白銀支持產業發展。落地了總規模100億元、首期50億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已落地京西智行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基本半導體封裝測試等多個重點產業項目。同時參與設立相關領域子基金14只、總規模超200億元,千方百計以“大膽資本”助力企業技術攻關,以“耐心資本”守候企業破土而出。
此次我國首個車規級芯片全項標準驗證公共服務平臺的啟用,不僅是深圳坪山汽車創新生態的“升級里程碑”,更是我國汽車芯片產業從“單點突圍”向“系統突破”的關鍵一步。
深圳坪山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著力搭建更高的平臺、推出更優的政策、提供更好的服務,不斷構建“芯片+整車”協同創新生態,推動國產汽車芯片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中國應用”走向“全球市場”,為護航我國汽車產業行穩致遠,助力世界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坪山智慧、坪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