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4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林冬雯)近日,韓國演員李東健公開透露自己罹患強直性脊柱炎,這一消息迅速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對于這一疾病,記者專訪深圳大學總醫院脊柱骨病科主任段春光醫生,請其詳細解讀該疾病的發病機制、典型癥狀及防治方法,為公眾答疑解惑。
段春光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與骶髂關節,隨著病情進展,還可能波及膝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最終可能發展為脊柱畸形或脊柱強直,即完全喪失活動能力。段春光特別指出,強直性脊柱炎常以腰背痛為首發癥狀,因此很容易與普通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混淆。
他進一步解釋:普通腰痛多在活動后加重、休息后緩解,強直性脊柱炎卻恰好相反,夜間休息時疼痛更明顯,活動后反而減輕。“早晨起床時,腰部僵硬、疼痛的癥狀會格外明顯,活動一段時間后才會緩解,這是該病最典型的特征。一旦出現這種‘晨僵’表現,務必盡早到醫院做篩查。”
在病因方面,段春光解釋,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與遺傳、環境兩大因素密切相關。在我國約5%人群HLA-B27基因陽性,這類人群若長期處于潮濕寒冷環境,或受到感染刺激,患病風險會顯著升高。該病多見于18-40歲的青壯年男性,且男性患者的病情通常更嚴重,女性患者癥狀則相對較輕。
針對公眾關心的治療問題,段春光介紹,目前臨床上主要有三類治療方式:一是藥物治療:早期患者可口服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若療效不佳,還可聯合柳氮磺吡啶等抗風濕藥物;二是生物制劑治療:適用于病情較重或常規治療無效的患者,通過使用生物制劑來控制炎癥發展;三是康復治療:醫生會鼓勵患者進行游泳、瑜伽等低負重運動,以此維持關節活動度,防止關節強直。對于個別病情嚴重的患者,則需通過手術進行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