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個鎮上榜全國千強,廣東鎮域經濟新版圖怎么看?

千強鎮作為鎮域經濟發展的佼佼者,為其他鎮域發展提供了示范引領。近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和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2025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廣東134個鎮上榜,較去年增加10個,總數僅次于江蘇、浙江,位居全國第三,鎮域經濟實力強勁。

“這折射出廣東省鎮域經濟‘頭部引領、梯度突破’的發展格局。”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城鎮建設專班技術組副組長、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研究所所長饒暉說,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通過典型鎮培育,在千強鎮數量上不斷上升,鎮域經濟發展競爭力也呈現頭部鎮實力領跑全國、增長動能持續增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三大特征。

新晉力量

高度集中在珠三角,粵北鄉鎮首次上榜

本次廣東共有11個鎮新增上榜,1個鎮掉出榜單。新晉力量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市,分別是廣州、江門、肇慶、佛山,肇慶獨占5席。

從新晉榜單不難看出,肇慶的鎮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該市五個新晉鎮分別為:鼎湖區永安鎮、廣寧縣賓亨鎮、高要區蓮塘鎮、高要區蛟塘鎮和封開縣長崗鎮。

永安鎮首次入選便展現出強勁動力,2024年該鎮地區生產總值達42.19億元,同比增長17.9%,規上工業增加值38.16億元,增長27.3%,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作為廣寧縣首個入選千強鎮的代表,賓亨鎮雖是傳統的農業大鎮和革命老區,但卻貢獻了全縣超過五分之一的工業產值,其工業總產值相比2022年增長了23.68%。

高要區蓮塘鎮與蛟塘鎮的入選,則體現了重大基礎設施對鎮域能級提升的帶動作用。蓮塘鎮因廣昆高速、肇明高速、G324國道貫穿全境,成為廣佛肇1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廣湛、珠肇、深南三條高鐵在蛟塘鎮交會,廣州新機場選址落戶,使其一躍成為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走廊”。

封開縣長崗鎮以全縣5.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超60%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其以綠色建材為主導,打火機制造、綠色能源為特色的“1+2”產業發展格局,成功支撐起縣域經濟的半邊天。

值得一提的是,粵東西北地區亦有3個鎮憑借特色化發展路徑新增上榜,分別為清遠2席、河源1席。這也是粵北地區鄉鎮首次上榜。

清遠的兩個鎮分別是清城區源潭和龍塘。源潭鎮是“工業類專業鎮”轉型的標桿,2024年GDP首次突破8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產值超118億元。龍塘鎮則借助清遠長隆這一頂流IP,聯動溫泉、非遺等資源,2024年接待游客超70萬人次,走出一條產業融合的發展新路。

河源市的源城區埔前鎮作為全市唯一上榜的鄉鎮,其2024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高達538.4億元。同時,它坐擁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綜合產值達32.1億元;并依托“網紅”項目春沐源小鎮,每年吸引游客超300萬人次,成功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成為“工業、農業、文旅”三輪驅動的典范。

把時間線拉長來看,與2023年剛開始實施“百千萬工程”時相比,廣東上榜的建制鎮數量增加了21個,增量主要來自粵東西北地區。“這標志著‘百千萬工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見效。”饒暉認為,珠三角地區鎮域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粵東西北鄉鎮加速崛起,鎮域經濟發展提速明顯,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作用將更加凸顯。  

頭部引領

27鎮入圍百強,千億級強鎮領跑全國

報告顯示,鎮域經濟實力全國百強中,廣東表現突出:前10強中占3席,前20強中占6席,前30強中占11席,共有27個鎮躋身全國百強。

“頭部鎮實力領跑全國。”饒暉分析,廣東擁有獅山鎮、北滘鎮、長安鎮3個千億級強鎮,數量居全國首位。在“2025鎮域經濟500強”中,廣東省占據102席,占比超五分之一,綜合實力強勁。

在全國前十強中,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珠海市香洲區橫琴鎮和東莞市長安鎮排名穩定,分別位列第三、第四、第九名,持續引領廣東鎮域經濟發展。  

作為擁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有色金屬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的“中國第一鎮”,獅山鎮錨定佛北戰新產業中心、佛北城市中心的“雙中心”發展戰略。目前,該鎮集聚了1896家規上企業,形成七大支柱產業集群,地區生產總值占南海區約三分之一,接近佛山市的十分之一,它也是全國首個GDP突破千億的鎮。

橫琴鎮則依托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國家戰略優勢,聚焦科技、金融、文旅、醫藥等“四新”產業,實現從休閑旅游向科創智造的高質量轉型。“澳門+橫琴”的獨特發展模式,為橫琴鎮在規則銜接、制度創新方面提供了廣闊空間。政府實施具有競爭力的“雙15%”稅收優惠政策,成功吸引一批高質量企業落地,初步構建起“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產業協同模式。

作為東莞的“排頭兵”,長安鎮是全國電子信息產業重鎮,規上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占全鎮工業產值比重超四分之三,已形成兩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2024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達1050.7億元,成為全省第三個“千億鎮”,每平方公里GDP產出高達11億元,“畝產效益”領跑全國,凸顯了東莞“直筒子市”鎮域經濟發展模式的獨特優勢。

“直筒子市”的優勢在中山市小欖鎮同樣得以體現。以“中國脆肉鯇之鄉”著稱的小欖鎮,將“一條魚”打造成年產值超15億元的產業鏈,通過智慧漁業、預制菜研發和文旅節慶推動三產融合,樹立了農業產業化標桿。  

作為商貿重鎮,小欖位列全國千強榜第32位,是中山唯一入圍榜單前100強的建制鎮。全鎮擁有13個“億元村”,28個村集體收入平均超億元,形成了從“億元村”到“億元村集群”的躍遷。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紅宇認為,中山“億元村”集群是城鄉發展高度均衡的體現,也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目的所在。

總體來看,廣東頭部強鎮在2025年全國千強鎮榜單中表現突出,不僅數量占優,更在發展質量上形成多層次引領格局。鎮域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徑,共同勾勒出廣東鎮域經濟高端化、集群化、集約化的發展趨勢。  

發展潛力

粵東西北仍需大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

縱觀2025年全國千強鎮榜單,廣東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依然清晰可見。粵東西北僅有9個鎮入圍,占全省上榜數量的6.7%左右,且排名全部位于400位之后。  

具體來看,粵東地區共5個鎮上榜,也是非珠三角地區中平均排名最高的區域,主要是潮州、汕頭和汕尾三地。其中,潮州市潮安區彩塘鎮排名第457位,汕頭市潮陽區海門鎮排名第565位,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排名第622位,汕尾市海豐縣海城鎮排名第690位,潮州市潮安區鳳塘鎮排名第712位。盡管整體排名靠后,但粵東地區產業特色鮮明,民營經濟活躍,展現出較強的內生動力。

粵北地區共有4鎮上榜,集中在清遠、河源兩市。其中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排名第405位,為粵北地區排名最高;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排名第735位;清遠市清城區源潭鎮排名第886位;清遠市清城區龍塘鎮排名第995位。  

這其中,清遠石角鎮實現全國千強鎮排名的“五連升”,從2021年的801位躍升至2025年的405位。其崛起的關鍵在于深度融入大灣區產業分工,依托廣清產業園等重大平臺,成功培育出多家百億級企業。2024年,該鎮GDP增速高居全區第一,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相比之下粵西三市無一鎮上榜,成為全省千強鎮分布的“空白地帶”。

與珠三角前百、前十的頂尖強鎮相比,粵東西北地區的強鎮存在較明顯的數量、質量差距。這是發展短板,也是潛力所在。“百千萬工程”的戰略意圖正是在此——清醒看到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錨定目標、聚焦用力,一任接著一任抓。  

如何借助“百千萬工程”激發粵東西北地區的發展潛力,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更好地統籌起來,大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饒暉建議用好“四招”——

一是強化縣域統籌聯動,打破“單兵作戰”,構建縣鎮村協同格局;二是推動產鎮融合,以空間重構與產業提質激活圩鎮活力;三是優化人、地、錢要素配置,激活城鎮發展動能;四是推動市場要素下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激發共建動力。  

與此同時,廣東應通過“科技驅動、綠色引領、改革賦能”三措并舉,走出一條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鎮域經濟發展之路,讓千強鎮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南方+記者 彭琳 黃進

見習記者 王悅陽

實習生 余可陽

編輯:單銘捷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一本一本久久A精品综合 | 伊人网在线视频 | 中国少妇zozo变态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