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產新青年”開放麥大賽初賽選手合影留念。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4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實習生 許穎曈)近日,由深圳晚報社主辦,深圳市專利協會、深圳市版權協會、深圳市商標協會協辦,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青年領導力基金支持的“知產新青年”開放麥大賽,在福田新媒體大廈迎來了最后一場初賽。現場火爆,選手們用各種形式講述他們眼中的知識產權。
選手多維展現知識產權
活動現場,選手們從各自領域“開麥”,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內容,以主題演講、脫口秀等形式分享自己的知識產權故事。
“Ctrl+C和Ctrl+V,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法律條款’。”深圳市高級中學的趙語涵開場即贏得熱烈掌聲。在她妙語連珠的脫口秀中,下載手機壁紙、剪輯鈴聲這些日常瑣事,都成了探討知識產權的話題。
香港城市大學博士生武陽則回顧了自己因論文“復制粘貼”而受到的學術警醒,坦言“研究不僅是生產知識,更要尊重和保護他人的知識”。
深圳大學碩士生、插畫師“貓貓七”張千惠則分享了她夜市維權的尷尬一幕。當她發現自己的畫作被印在手機殼上并鼓起勇氣表明身份時,商家的回應是“那算你便宜點,10元好了”,這份“創作者專屬優惠”道盡了原創的無奈與價值被輕視的現實。
而選手李昱萱則緊扣2025年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知識產權和音樂:感受知識產權的節拍”,將目光投向AI克隆人聲、短視頻BGM等前沿領域,在技術浪潮中尋找熱愛與規則的平衡點。
中學生和博士生同場“開麥”
大賽現場,評審專家結合選手內容準確性、表達方式、肢體表現等進行打分。深圳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劉建翠和中國公益領域知名導演畢虹霞擔任評委,她們在點評中表示,欣喜看到選手們能結合自身專業與生活實際進行闡述,體現了青年一代知識產權素養的顯著提升。“這種貼近青年視角的表達方式,讓知識產權這一專業話題變得更加生動可感,希望通過此次比賽,能夠激勵更多青年了解知識產權、尊重知識產權,共同營造‘尊重創新、保護創造’的社會氛圍。”
隨著福田賽區落下帷幕,2025深圳“知產新青年”開放麥大賽的初賽階段正式收官。大賽啟動以來,先后在龍崗、南山、福田開展3場初賽,線上線下聯動吸引了眾多青年關注。3場初賽共有超過60名選手登臺“開麥”,覆蓋中學到博士多個學齡段,話題涉及學術規范、文創保護、數字版權、AI倫理等前沿領域。
“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需要了解運用好知識產權,才可以更好地去接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活動現場,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青年領導力基金發起人、第七屆全國少工委委員、2025灣區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組委會主席柳博作為特邀嘉賓和選手們分享道。他鼓勵青少年“要善用知識產權這一國際語言,在全球舞臺上講述中國的創新故事”。
活動主辦方透露,接下來,晉級選手將進入決賽階段,通過研學等方式,積累素材、深化理解,并參加最終的“開麥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