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3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謝惠茜)“銀行免費短信正在消失”近日沖上了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后發現,多家銀行確實均已上調部分動賬短信通知服務的起點金額,調整范圍主要為免費短信服務,也涉及少部分收費服務。
8月中旬,廣東華興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5年9月16日9時起,該行將停止發送賬戶動賬金額在500元以下的動賬短信。而在此之前,該行動賬短信提醒沒有起點金額要求,只要發生動賬均會發送短信提醒。
這并非今年首家調整動賬短信提醒服務的銀行。在廣東華興銀行之前,已有民生銀行、中國銀行、湖北銀行等多家銀行進行調整。
早在今年1月1日起,民生銀行便將個人借記卡人民幣賬戶短信即時通服務部分優惠措施調整為:單筆通知起點金額大于300元的動賬短信提醒優惠終止;簽約個人網銀、手機銀行、微信即時通任一產品享短信即時通服務費九折優惠終止;從3月1日起,民生借記卡簽約了短信即時通,且有收到該行發送的即時通動賬短信提醒,次月會按照人民幣2元/月/卡/手機號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
針對終身免費短信通知服務的存量個人客戶,中國銀行也于4月17日開始調整其賬戶變動觸發短信通知的默認金額,起點金額上調為100元。此前,此類客戶免費接收短信提醒的起點金額是0元(以上)。
“目前大多數銀行都已沒有全部免費動賬短信通知提醒了。銀行發送信息也是需要成本的,銀行設置動賬短信通知服務起始金額以后會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銀行免費短信服務逐漸淡出市場是成本控制與數字服務升級共同驅動的必然選擇。”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主動收縮此項服務實質是引導客戶遷移至更現代的電子渠道,從而優化資源分配并加速整體數字化轉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