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0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李鴻婷 通訊員 王俊) 一棵百年榕樹,能為社區帶來多少改變?在深圳光明區馬田街道將圍社區,這個答案呈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里——樹蔭下聊天的爽朗笑聲、周邊小店日漸興旺的客流,更蘊含在“保護與發展同頻、生態與民生共振”的社區治理實踐中。如今,圍繞這棵古樹打造的社區空間,不僅成為全齡友好的“會客廳”,更探索出一條“文化賦能綠色經濟、居民共建美好家園”的社區治理新路徑。
變身社區全齡友好空間
走進將圍社區的古樹周邊區域,一幅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畫卷映入眼簾:老人們圍坐在石凳上閑話家常,孩童們在樹下追逐嬉戲,年輕人們則捧著書在樹蔭下閱讀。不同年齡層居民的需求在這里都得到了滿足。
“現在每天都過來坐一會兒,和老鄰居聊天,看著孩子們玩,感覺社區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了。”居民李阿姨的話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據了解,自圍繞古樹進行空間改造后,社區的凝聚力和居民歸屬感顯著提升,“會客廳”真正成為連接居民情感的紐帶。
化作“經濟引擎”帶動消費
這棵古樹不僅提供了休閑空間,更成為了社區的“經濟引擎”。憑借其獨特生態價值與文化吸引力,越來越多游客專程前來打卡,為古樹周邊的便利店、小吃店等帶來穩定客流。
與此同時,將圍社區同步啟動古樹歷史文化的挖掘工作。社區工作人員梳理古樹背后的故事與傳說,為后續發展文旅產業、進一步釋放古樹的經濟與文化價值蓄力。
古樹“常青”與社區發展同步
為讓古樹持續煥發活力,實現長期保護與社區發展的良性循環,將圍社區創新探索“共建反哺”模式。社區黨群社工、雙百社工共同牽頭,組織居民參與古樹故事梳理、開展古樹養護志愿活動,讓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此外,社區還組建了“鏗鏘玫瑰 花開將圍”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古樹巡查、周邊環境維護等工作,形成全民護樹的良好氛圍。
記者了解到,明年社區將進一步統籌城中村改造經費與古樹養護專項預算,通過資金整合與科學規劃,確保古樹保護與社區環境改善、民生服務提升同步推進,讓生態資源真正成為支撐社區高質量發展的“長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