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0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袁靜嫻)2025年國慶中秋“超長黃金周”假期收官。支付寶、微信相繼發布的假期支付數據報告顯示,以移動支付為核心,大灣區消費正“雙向奔赴”:一方面,深圳、廣州、珠海、東莞等地消費筆數與金額全面增長,假期出行、餐飲、零售迎來高峰;另一方面,入境游客在大灣區“買買買”熱度飆升,深圳“碰一下退稅”筆數環比9月上漲70%,成為入境消費體驗創新的新樣本。
大灣區城市消費互動
根據微信團隊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數據報告》,今年雙節假期前五天,全國消費總額較“五一”假期同期增長10%,新一線與沿海城市成為“領漲”主力。其中,大灣區表現尤為突出:廣州、深圳、東莞均躋身全國前二十消費城市行列,假期消費金額與筆數較去年同期穩步增長。
深圳各大商圈的假期“煙火氣”持續升溫。記者走訪福田、寶安、龍華等主要商業區發現,餐飲、演出、健身等夜間消費場景尤為活躍,商圈客流保持高位運行。
與此同時,大灣區城市間交流頻繁。WeChat港幣錢包數據顯示,香港居民在內地消費筆數同比增長超120%,其中電商、寵物服務、快遞服務消費金額增幅居前三。
“以前只是來深圳吃飯購物,現在順便看演出、看球賽。”來自香港的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深圳大運天地體驗“支付寶碰一下”付款時表示,“比在香港還方便”。
入境消費城市深圳第三
假日期間,出境游市場火熱,中國游客“全球買買買”的腳步更輕盈。微信支付數據顯示,假期前5天跨境支付筆數同比增長21%,新西蘭、意大利、馬來西亞等國家漲幅顯著,這得益于免簽政策與微信支付在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的落地。Uber、Grab、旅日旅韓高鐵等境外小程序交易筆數同比增長逾兩倍,數字支付讓中國游客的出境行程更自由順暢。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入境游客的“中國體驗”也更加“數字化”。支付寶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五天,外國游客在中國的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近40%,其中零售品牌支付金額同比增長超200%,餐飲、旅游、交通場景全面回暖。
在全國十大入境消費城市中,深圳名列第三,僅次于廣州、上海;退稅數據更亮眼——深圳支付寶“碰一下退稅”筆數環比9月增長70%。
在深圳前海一免稅店,來自法國的游客Lucie用手機“碰一下”就完成了退稅,“不到一分鐘就到賬,比我想象的方便太多。”她笑稱,“中國的支付方式,是最先進的‘紀念品’。”
業內人士認為,移動支付的互通,讓大灣區跨境消費更便利,也讓區域內消費結構更趨多元化。一端,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數字支付基礎設施走向海外,讓“中國式便利”成為世界游客的體驗;另一端,港澳居民與外國游客北上消費的體驗不斷提升,深圳正在成為全球消費者“連接中國”的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