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實宜)近日,由國家圖書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厚含書院聯合主辦的“藏諸名山,傳之其人——國家級非遺記錄工作十年成果展”落地深圳龍崗。展覽以“國家級資源+在地化落地”創新聯動,讓沉淀歷史溫度的非遺瑰寶,在校園與社區的交融中煥發“活態”新生,為市民與學子搭建起觸摸中華文明脈絡的橋梁。
作為國家圖書館精心梳理的國家級文化成果展,此次展覽集中呈現十年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深耕成果。展覽核心涵蓋2290位非遺傳承人的口述史資料,以及超7.5萬小時的珍貴影像,通過具象化的史料與畫面,帶領觀眾穿越時空,直面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匠心底色與傳承力量。
為擴大文化輻射范圍,展覽創新采用“線上線下聯展聯映”模式。校內展區設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厚含書院1層長廊與B3層休閑長廊,面向全校師生長期開放,讓青年學子在日常校園生活中便能與非遺“零距離”對話,將文化感知融入點滴日常;校外展區同步落地龍崗區圖書館、龍城街道文體活動中心,把國家級文化盛宴延伸至社區“家門口”,方便市民隨時走進非遺世界,感受匠人溫度與傳統魅力。
“非遺不是靜止的遺產,而是‘活態的文化’?!焙窈瑫涸洪L鄭紹遠表示,非遺教育是銜接文化傳承與社會實踐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