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30日訊(記者 朱佳若)9月29日,福田區南園街道中信國際大廈36樓云端會場,一場以“老城煙火與數字煥新”為主題的沉浸式雙招雙引活動啟蒙。作為福田區“TIAN才漫游計劃”的特色篇章,本次活動正式發布了福田區“智融薈” 產學研合作品牌,并舉行人才、企業落地意向簽約儀式。現場吸引了深圳市高層次人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師生團隊、重點企業代表等50余人共赴“煙火+數智”之約,成功達成人才引進與企業招商項目“3+3”落地意向,為老城街區向“產業高地+人文福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消費電子循環產業“鏈”上開花:從“散兵游勇”到“數字軍團”
在活動游覽環節,參訪團走進轉轉集團旗下采貨俠B2B 交易中心,零距離觀摩一臺二手手機如何經過367道工序,20項外觀檢測、55項功能檢測后進行循環流通。南園街道華強南片區歷經30多年積淀,已形成7.5萬平方米經營空間、年交易額200億元的消費電子循環產業矩陣。近年來,街道牽頭成立電子通訊設備行業協會,發布全國首套《通信網絡終端維修服務規范》,推動35個二手消費電子市場整合升級。如今,采貨俠、天天速收等頭部平臺入駐,通過商品溯源、合規檢測等數字化賦能,讓“華強南”成為消費電子循環經濟標桿。
“我們不僅要做全國最大的二手消費電子交易市場,更要打造消費電子循環產業行業標準輸出地?!蹦蠄@街道負責人在推介中透露,街道正搶抓全國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的機遇,緊鑼密鼓推進建設華強南消費電子循環產業園,通過統一標識、綠色改造,推動產業向“標準化、數字化、品牌化”邁進?,F場簽約的思睿達微電子有限公司,正是相中這里“線下場景+數字生態”的雙重優勢,其為客戶提供的系統級芯片解決方案將借力華強南供應鏈,加速擴展至全行業。
營商生態“軟環境”成硬支撐:從“單點服務”到“生態共育”
活動現場,“智融薈”品牌的發布成為焦點。該項目由福田區南園街道辦事處聯合深圳市國際投融資商會、深圳市無線電行業協會,依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同打造,整合了“空間+資源+科技+人才”四大要素,旨在搭建合作平臺推動產學研融會貫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街道通過“以商招商+協會招商+平臺招商”模式,共引進項目22個,總意向投資額達40億元,標志著南園街道“雙招雙引”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福田區社會工作創新實踐基地,參訪團實地體驗了“訴求建議直通車”“志愿者超市”等12個功能場景。“從企業服務到人才福利,從政策對接到項目申報,街道專班全流程服務,真的太貼心了!”近期落戶的旭盛來科技負責人現場說道。秉持“助企加速跑”理念,街道還打造了全市首個街道級商協會協同創新中心,通過構建“園創空間+外商服務點+港商聯絡站”三位一體的企業服務體系,持續開展政策宣講、法律實務、銀企對接等系列活動。今年以來,已舉辦優質項目專題路演、投融資洽談會等20余場,服務企業超50家。
招才引智“雙向奔赴”:老城記憶點燃青年創業夢
“沒想到小小一個街道,能將前沿科技、歷史文化與市井煙火融合得如此自然,為我們提供了特別的城市體驗?!蔽靼搽娮涌萍即髮W博士團隊在實地參訪后由衷感嘆。作為活動亮點,街道特別設計了“煙火漫游路線”:從深圳河碧道的生態智慧,到百姓書房的24小時燈火;從 iN 城市廣場的潮玩場景,到非遺圖書館的粵繡體驗,讓青年人才沉浸式感受“生活與創業共生”的街區魅力。
這種“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磁力,正在轉化為招才實效。2025年,南園街道通過“名校名企”計劃,與香港大學、哥本哈根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外高校聯動,成功促成5名海歸博士落戶福田,在今年新推出的“安居樂業公寓”加持下,更以低于市場價30%的租金,吸引數十名青年人才扎根。
當暮色浸染深圳河碧道,參訪團在 iN 城市廣場的“灣區糧倉”主題空間駐足。這個14萬㎡的潮流地標的“重生歸來”,正是南園街道“存量煥新、增量添彩”的發展縮影——曾經的城中村,如今已蝶變為聚集250+品牌的青年創業棲息地。從二手電子的“綠色循環”到非遺文化的“數字傳承”,南園街道正以“老城煙火”為底色,用“數字煥新”破題,書寫著“雙招雙引”的生動實踐。正如活動口號所言:“煙火憶鄉愁,數智新生Life 甜”,這場永不落幕的城市漫游,正在吸引更多“TIAN才”共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