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著所有人,每晚躺下就像“躺釘板”!她一跤摔出脊柱“刺客”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 關鍵詞
  • 簡介
  • 重點
  • 分析
  • 猜你
    想問

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29日訊(記者 王斯涵 通訊員 深衛信“每晚躺下就像躺在釘板上,只能爬起來走走。”許紅(化名)被突如其來的腰疼折磨了七八個月,曾以為自己得的是腎結石或腰椎間盤突出。直到洗澡時摔了一跤,才意外“摔”出了真相:她的脊柱藏著一個玻璃彈珠大小的腫瘤。

作為人體“頂梁柱”,脊柱是一條精密無比的“生命信息干線”,其中容納的脊髓與神經,承擔著大腦與全身之間海量信息的傳遞任務。一旦受損,肢體麻木、劇痛,甚至“斷網”癱瘓都可能隨之而來。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許紅遇見了一群專與脊柱腫瘤交手的“拆彈專家”,他們能在生雞蛋上刻字不破內膜,這次,要在她的脊柱上完成一次真正的“排雷”。

d4ca354f801d91820cb62209d427e3a9.jpg

每晚躺下像上刑

媽媽忍痛8個月只敢說“沒事”

年近六旬的許紅,在河南老家退休后,翻開了人生新篇章。但一千多公里外的深圳,還有她最深的牽掛——在這打拼的兒子。

七八個月前,她的腰開始隱隱作痛,咳嗽、扭動都會加劇,晚上躺下更像針扎般難忍,可她始終對兒子“報喜不報憂”。9月初,她來深圳探親,在浴室不慎摔倒,劇痛讓她無法起身。

許紅被兒子緊急送往中大八院,磁共振結果令人揪心:第11節胸椎椎管內藏著一個2.5厘米大小的腫瘤。腫瘤已占據了椎管內大部分空間,脊髓神經被壓得幾乎無處可躲。

要在脊柱上動刀,堪比在懸崖邊“拆彈”。脊柱結構復雜,前臨大血管、后貼脊髓神經,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大出血或神經損傷。中大八院骨腫瘤骨病科主任陳鏗形容,脊柱寬度僅如手指,其中的神經由一層薄如蛋膜的“硬膜囊”保護,神經一旦受損,患者就可能出現行走障礙,甚至大小便失禁。

“30年前連腰椎間盤手術都屬高精尖,脊柱腫瘤手術更是無法想象。如今,醫療技術和工具的進步,讓這類手術成為可能。”陳鏗說。

fc0619feb4012ee2bcbaa6fd7a2aedde.jpg

超聲骨刀“吃硬不吃軟”

媽媽終獲一夜安穩覺

許紅選擇在中大八院接受手術。這場手術的關鍵,是一把“吃硬不吃軟”的超聲骨刀,通過每秒數萬次的高頻微振動,精準切削骨質,卻對柔軟的神經和血管“網開一面”。

為了練就這毫米級的精準,中大八院骨科醫生們常年訓練,可以用超聲骨刀在生雞蛋上“刻字”,但內膜保持完好。“正是這樣極致的訓練,才讓我們有信心在脊柱這條‘懸崖小道’上安全拆彈。”陳鏗說道。

9月15日,醫生通過顯微鏡精準拆除了她脊柱里的“炸彈”。當晚,糾纏了她七八個月的針扎樣疼痛,終于消失了。

術后病理證實,這是一個良性腫瘤,完整切除即意味著治愈。許紅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安穩睡眠。

05b95b9340edf26c4425cfff940768a7.jpg

微創“組合拳”狙擊轉移瘤

為患者贏得抗癌時間

在脊柱腫瘤中,超過90%是其他癌癥“遷徙”而來的轉移瘤。面對這些棘手的“入侵者”,陳鏗帶領團隊施展出一套微創“組合拳”,先用穿刺消融實現“精準爆破”,再結合術中放療“掃清戰場”。

來自湛江徐聞的李強(化名),2022年確診腸癌,之后經歷了手術、復發、再手術的漫長拉鋸戰。“4月抽血時,腫瘤標志物突然升高卻一直找不到病灶。”李強的兒子說,直到7月做了PET-CT,才終于發現“潛伏”在脊柱上的轉移灶。

由于放化療和靶向治療對李強效果均不理想,醫生建議他轉診到中大八院。陳鏗團隊評估腫物位于脊柱骶骨區域,擴大切除造成損傷較大,可能影響后續的全身治療,所以通過一個4毫米的“鑰匙孔”,為他微創消融他脊柱上的3個病灶。

手術還引入了一位“火眼金睛”的智能導航員——O臂術中CT導航,能實時進行三維掃描,清晰呈現神經與病灶的位置關系,將手術誤差嚴格控制在毫米級別,為高風險區域的操作增添了安全保障。手術當日下午,李強已可自行下床活動。

“這類患者身體往往非常虛弱,耐受差。”陳鏗說,微創手術就像一場精準的“特種作戰”,不擾亂整體抗癌節奏,讓患者能更快重返腫瘤治療的主戰場。

然而,并非所有脊柱腫瘤都適用微創治療。某些情況下,仍需采用傳統手術切除病變脊椎。“這就像從大樓中抽掉一層樓板,必須立刻加固重建。”陳鏗形象地解釋,科室采用3D打印的鈦合金假體與椎弓根釘系統,重建脊柱穩定,“鈦合金的多孔結構能夠引導自身骨骼逐漸長入,最終實現‘人骨合一’。”

c99954d44eab772879aa053ccc00682b.jpg

腰背痛是“進化代價”?

背肌訓練為脊柱穿“護甲”

腰背痛,常被認為是人類為直立行走付出的“進化代價”。陳鏗對此表示認同,大多數人年過四十,影像檢查都會顯示椎間盤突出的跡象。

如何區分疼痛是由于常見的椎間盤突出,還是危險的脊柱腫瘤引起的呢?

專家指出,前者往往表現為“動則痛,靜則緩”,白天活動時加劇,休息或平躺后緩解。而后者相反,最典型的是夜間安靜時疼痛更明顯,甚至讓人睡夢中痛醒,起身走動反而緩解。許多脊柱腫瘤初期易被誤診,因此若按椎間盤突出治療2周以上仍無效,應提高警惕,進一步排查。

對于脊柱日常保養,陳鏗建議,力量訓練優于拉伸,強大的肌肉是脊柱最好的“護甲”,推薦進行游泳、平板支撐等運動。同時,建議在座椅上加腰靠,避免久坐懸空。疼痛發作時可短期使用腰圍保護,但不宜時間過長,以免產生依賴。真正治本的方法是通過鍛煉讓肌肉“強起來”。

(本文圖片由中大八院提供)

編輯:張玲 馬丹責任編輯:劉曉宇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關鍵詞

簡介

重點

分析

猜你想問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久久极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欧美一二区一二区在线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