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香港經濟導報、“一帶一路”經濟開發與自貿園區聯盟第二期“經導圓桌會”在香港成功舉辦,本次圓桌會主題為“粵車南下面面觀”。來自香港、深圳兩地政界、學界、商界的嘉賓齊聚一堂,進行觀點分享與思想碰撞。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年7月2日宣布,經與廣東省有關部門協商達成共識,“粵車南下”計劃爭取于今年11月正式啟動實施,初步階段每日配額100輛,車輛可駛入香港市區。
粵港雙方一直致力推動各項跨境通行措施,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并用好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自2023年7月成功推出,越來越受香港市民歡迎,粵車南下是與港車北上的互惠安排。
今期圓桌會,本刊邀請到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發表致辭。廖振新表示,“我借此機會邀請在座的以及在看視頻直播的旅游、酒店、商場、飲食、零售業界的朋友,抓緊商機,也盡顯待客之道,為新的旅客群提供便利和優惠。用一句話來概括粵車南下的亮點就是:一座大橋,雙重突破,百業受惠,無限機遇。我們會繼續與廣東攜手,發揮粵港綜合優勢,實現1小時生活圈,讓市民在生活、商務、旅游等方面輕松融入大灣區。”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發表致辭
同時,本刊還邀請到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立法會議員、中國香港汽車會企業事務顧問何敬康,香港菁英會主席、香港旅游業議會前主席、旅游界選委黃進達,“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朱巖,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何世杰,探討粵車南下將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問題隱患,以及相對應的發展策略。
粵車南下的多重價值和未來發展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帶來了主題為“粵車南下的多重價值和未來發展”的演講。張玉閣表示,基于?港普通法制度和?由港、城市經濟體的特點,“粵?南下”較之于“港?北上”具有多重屬性,因此更具重要意義和價值。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
張玉閣認為,“粵?南下”具有重要的示范效應,在有序推進“粵?南下”的同時,應著眼未來,充分考慮“粵?南下”的頂層設計和推進策略。如明確未來5年(2030年)、10年(2035年)“粵?南下”的市場需求和?港的空間承載,充分考慮北部都會區建設進度和重?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情況。再如,逐步放開“粵?南下”通關?岸,根據“粵?”預約的?的地,允許其在?便進??的地的?岸通關。
港府可考慮把計劃擴展至外省車輛
立法會議員、中國香港汽車會企業事務顧問何敬康帶來了主題為“探索粵車南下對經濟影響,以及擴展至外省車的可能性”的演講。
立法會議員、中國香港汽車會企業事務顧問何敬康
何敬康表示,大灣區經濟深度融合下,兩地牌和港車北上等政策,在休閑和探親旅游以外,便利了港澳人士前往內地商務和公干,有利于大灣區經濟發展,粵車南下這項政策,同樣便利了粵地人士自行開車來港洽談業務和見客戶,有利于本地和大灣區經濟。粵車南下停泊在香港口岸停車場再從香港機場轉飛外國,將有利于香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也可盤活機場島的商場經濟。
何敬康建議,在第一階段運作順利后,考慮把計劃擴展至外省車輛,外省旅客往往會更加傾向于留港更多個晚上。但很多內地司機不適應香港的駕駛習慣,對香港的交通規則也不是很熟悉,政府需要在這些方面加大宣傳。
倒逼和激勵香港文體旅會展創新升級
香港菁英會主席、香港旅游業議會前主席、旅游界選委黃進達帶來了主題為“粵車南下的‘文體旅會展’機遇”的演講。粵車南下針對追求靈活、較高消費力、結合商務的優質客群,鼓勵他們與香港有更密切的往來,自然能為香港的文體會展產業帶來機遇。商務旅客、專業觀眾和買家可以更便捷到香港參與各類國際展會。
香港菁英會主席、香港旅游業議會前主席、旅游界選委黃進達
黃進達表示,粵車南下不只吸引客源,深遠意義推動香港自身變革,產業升級,打開格局。更頻繁、更深入的人流、物流與信息流,倒逼和激勵香港的文化、體育、旅游和會展產業進行創新升級。賦予了香港“主場之利”,主動塑造與內地融合的模式與內涵。高端商務內地旅客直接感知香港的國際化平臺、完善的法治、自由的經濟體系,并且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龐大市場、創新動能和產業鏈進行無縫對接。現在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
長遠應以跨境軌道交通為核心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朱巖帶來了主題為“粵車南下:從跨境便利到香港交通承載力的平衡之道”的演講。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朱巖
在朱巖看來,港車北上在口岸通行方面已有一定基礎,其經驗可為粵車南下的口岸規劃提供參考。但在談粵車南下之前,港車北上及兩地車牌車輛的安排其實還存在很多優化空間。比如粵港“雙牌車”要用指定口岸出入境。舉個例子,如果被編配到深圳灣口岸,即便想從香港出發去深圳東,也要先從深圳灣口岸進入深圳,再東西向橫穿整個深圳才能去到深圳東。如果“雙牌車”可以有更多口岸選擇,避免車輛過度集中,亦可減輕深圳市內交通壓力。
朱巖表示,粵車南下可更精準地服務于個性化、靈活性的出行需求,從長遠看,跨境軌道交通作為環保、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更應得到大力發展,成為服務大灣區大多數居民和通勤者的集體運輸骨干。軌道交通可與港車北上和粵車南下形成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立體化跨境交通體系,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要素流動更暢通、區域融合更深入。
為香港中小企帶來新商機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何世杰帶來了主題為“粵車南下對中小企的影響”的演講。何世杰認為,粵車南下會便利兩地市民互訪,實現雙向奔赴的期盼;能夠吸引不同類型的旅客群,也便利在粵的家鄉親友和生意伙伴來訪,推動人文交流,讓香港百業受惠,促進大灣區融合,為香港中小企業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但是,單靠政策本身是不夠的,配套措施的完善至關重要。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激發內地旅客的消費需求,讓他們能夠真正體驗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特色商品,還有具吸引力的旅游體驗。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何世杰
何世杰表示,希望政府能在資金和培訓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推出一些優惠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服務素質,更好地迎接內地旅客需求。例如,提供培訓課程,教導商家如何提升客戶服務和利用科技提升營運效率。這不僅能提高商家的競爭力,還能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體驗。
“經導圓桌會”作為香港經濟導報主辦的全新高端系列沙龍,旨在通過定期邀請香港政界、學界、商界人士就某一社會經濟議題進行探討,助力港府決策參考,參加第二期“經導圓桌會”的圓桌嘉賓亦獲頒發“經導智庫”專家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