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25日訊(記者 朱琳)長期以來,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憑借其主導地位付款周期偏長,小微企業作為供應商,常常面臨資金周轉之困。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金融機構穩定和暢通產業鏈,為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實現上下游互利共贏。面對這道時代考題,廣發銀行堅決貫徹“四抓落實”工作要求,秉持“敢作善為抓落實”的作風,積極破題、主動作為,走出了一條以供應鏈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穩健成長的新路徑。
精準把脈 直面融資痛點
當前產業鏈融資中存在三類突出矛盾:核心企業賒銷,一紙“欠條”難以獲得確權;小微企業面臨“貨交錢未到、舊賬未清新單又來”的循環壓力;銀行機構放貸意愿受制于信息不透明、盡調成本高、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等現實約束,傳統信貸模式難以精準“滴灌”。
面對這三重困局,是畏難收縮、墨守成規,還是迎難而上、主動破局?廣發銀行選擇堅定服務實體經濟、護航小微企業。我們以“抓落實”為行動先導,組建專項團隊,深入一線調研、反復研判推演,最終明確:必須從機制創新、科技賦能和生態共建三個維度系統破題。
敢于擔當迎風險 善于作為解難題
廣發銀行以“保付通”專項產品為核心突破口,打破傳統信貸邏輯,重塑服務流程,實現多項突破。
從“重抵押”到“重交易”。將風控視角從靜態資產抵質押轉向動態交易數據,通過系統直連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依托真實訂單與應收賬款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企業不用再為抵押品發愁,用“交易流水”就能換“真金白銀”。
從“單點授信”到“鏈式賦能”。主動聯合產業鏈核心企業,將其信用延伸至上下游小微供應商,實現信用共享、風險共擔。小微企業直接拿著核心企業簽發的付款承諾函,通過“保付通”產品進行融資,當天操作、當天放款。目前,廣發銀行已與全國200余家核心企業建立合作,有效化解“確權難”問題。
從“人工處理”到“數據跑腿”。依托金融科技,“保付通”支持全部操作的線上化、無感化,從企業建檔、合同簽訂、融資出賬到貸后管理,全部通過系統完成,并不斷迭代版本,大幅加快處理速度。
用資金為小企業“輸血” 用信任為產業鏈“造血”
依托“保付通”產品,廣發銀行與國內眾多建筑、醫藥等核心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2024年服務客戶超4600戶,其中小微企業占比94%,全年提供融資超200億元。該創新項目入選中國人民銀行和《金融時報》“2024年大灣區科技金融應用優秀案例”,并榮獲中國人壽產品創新獎。
融資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銀行—核心企業—小微企業”三方受益、持續健康的金融生態:小微企業及時獲得資金支持,穩定用工、按時履約,經營能力不斷增強;核心企業優化應付款管理,鞏固供應鏈關系;銀行則通過真實交易積累企業信用數據,逐步形成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模式,達到“融資—經營—還款—再融資”的良性循環。
敢于擔當,推動我們從真實交易中挖掘數據,為小微企業扛住風險;善于作為,讓我們借助核心企業信用,用科技和系統把風險管住,助小微企業“貸得到、貸得快”。只有把“不敢貸”變為“主動貸”,從“難融資”走到“巧融資”,產業鏈條才能穩下去,小微企業就能活過來。
小微企業的“小日子”蘊含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文章。在服務小微、支持實體的道路上,廣發銀行將持續敢作善為、抓好落實,以真心換初心、以信任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