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17日訊(記者 湯莎)當互聯網浪潮席卷生活的每個角落,網絡安全已然成為發展數字經濟、守護民生福祉的“生命線”,是國家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9月15日,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如期而至,今年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護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既點明了網絡安全的民生屬性,也強調了技術創新的關鍵支撐。作為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兩大央企合作典范,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積極承擔“金融為民”使命,以責任為基礎、以科技為依托,在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同時,持續通過筑牢技術防線、加強金融宣教等舉措,讓網絡安全既具備科技的銳度,更承載民生的溫度。
以技術為基 夯實網絡安全科技防線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把“加強網絡安全保護”作為“營造良好數字生態”重要內容,凸顯了網絡安全對營造開放、健康、安全數字生態的重大意義。招聯牢牢把握網絡安全“防”字訣,以金融科技全力構建“打不破、穿不透”的基礎防線。
在風險識別層面,招聯通過深度挖掘內外部數據資源,利用大數據征信、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自主打造了覆蓋貸前、貸后、征信、反欺詐、模型、催收等風險管理全流程、多層次、互聯網化的“風云”風控系統,能夠對偽冒申請、電信詐騙等行為實現“毫秒級響應”。據了解,招聯已成功識別并攔截電信詐騙客戶超2萬名,攔截損失金額7.9億元;近一年來,招聯偽冒BP為0.0002,即五千萬批核客戶中只有1單偽冒,遠低于行業水平。
在風控能力不斷強化的基礎上,招聯進一步依托智能技術,建立起較強大的“免疫力”,構建智御反欺詐模型矩陣,對欺詐、偽冒、套現等行為予以實時告警和有效攔截。依托聲紋識別、專家規則等多種技術優勢,招聯構建了智能黑灰產識別能力,通過“人查案”“案查人”“查窩案”三種方式,累計識別代理維權客戶7萬余人,鎖定代理機構號碼6000多個,實現了從個體到網絡層面的全方位精準打擊。
在數據安全層面,招聯嚴格實施三網隔離機制,細化管理區域,形成了規范的網絡安全檢查機制;同時不斷優化從數據收集、存儲到使用、傳輸的每一步保密措施,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招聯的數據安全治理實踐多次得到權威機構認可,先后榮獲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27701隱私管理體系、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等權威認證;經過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的嚴格審核,“招聯金融”APP成功獲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安全認證,在安全合規、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樹立了實踐標桿。在由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全國網絡安全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上,招聯代表廣東賽區入圍全國總決賽,榮獲“網絡安全管理員”團隊一等獎。
憑借金融科技優勢的持續積累,招聯多次協同警方開展打擊金融黑灰產行動,成功破獲代理維權中介、銀行業首例“篡改公積金數據騙貸”等案件,抓獲嫌疑人超20名,不僅有力震懾了該類組織的違法犯罪行為,也為行業打擊黑灰產提供了標桿案例。
以宣教為橋 助力安全知識深入人心
“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核心,在于讓普羅大眾都具備識別風險的“火眼金睛”。結合線上線下傳播特點,招聯不斷創新宣教模式,助力安全知識從“紙上文字”變為“生活常識”。
為貫徹監管部門關于落實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的要求,切實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招聯結合315消費者權益維權日、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金融教育宣傳月等時點,持續開展多場專項教育宣傳活動,并整合線上渠道矩陣,通過原創圖文、漫畫、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向公眾傳播金融知識,全面增強金融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此外,招聯還連續多年開展“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為超過600萬鄉村居民、400萬學生群體普及金融教育,增強網絡信息安全意識。
隨著在線直播的優勢日益凸顯,招聯多年來聯合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股東招商銀行,共同開展多期公益反欺詐直播,結合新型、多發的詐騙手段,以親民且新穎的方式向觀眾深入淺出地普及常見案例和甄別技巧。此外,招聯還積極協同股東中國聯通推出《網詐圖鑒》《上鉤》《反詐往事》等多部優質反詐宣傳片,以新穎的演繹揭露常見網絡電信詐騙套路,獲得北京反詐、公安部刑偵局、中國郵電報等多家官方機構轉發,并被收錄至國資委官網。今年3月,招聯協同股東中國聯通、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推出創意短劇《我在古代搞反詐》,將反詐宣傳融入短劇形式,在全網廣泛傳播,使“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招聯的長期宣教活動已累計觸達近3億消費者,榮獲人民網“消費者權益保護獎”,連續三年獲得深圳市居民金融素養提升工程表彰,被深圳市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評為“金融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從“技術筑防線”到“宣教入人心”,招聯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網絡安全為人民”。未來,招聯將持續秉持“以科技踐行普惠,讓信用不負期待”的發展理念,持續深化金融科技與網絡安全的融合創新,既以科技銳度抵御風險,更以民生溫度守護信任,努力構建清朗、安全的數字生態,助力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真正惠及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