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11日訊(記者 王斯涵)當前,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殘特奧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的賽事籌備已進入全力沖刺、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作為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之一,賽事不僅是對體育競技水平的一次集中檢驗,更是展示大灣區城市形象和綜合實力的重要窗口。
筑牢醫療衛生保障安全防線是成功辦賽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深圳醫療衛生系統全力構建起高效、專業、標準化的賽事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為十五動會賽事健康安全織密防護網。
△十五運會門球比賽期間駐點醫生接診運動員
實戰演練檢驗應急處置能力
比賽期間出現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如何?多部門協同響應機制是否高效?8月29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聯合深圳市消防局、市急救中心、市疾控中心、寶安區衛生健康局等單位,舉辦了2025年深圳市緊急醫學救援暨十五運會深圳賽區衛生保障綜合實戰演練。全市駐點保障醫院和7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醫院參加了演練。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作為國家級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具有人員高度密集、活動場所集中等特點,醫療衛生保障工作難度大。比賽期間人員跨區域流動、食宿集中,易引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難度大;賽時運動員高強度運動下突發心臟驟停等急癥的救治時效性要求極高,同時群體聚集可能引發突發事件,對快速檢傷分類、多部門協同處置提出挑戰。
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本次演練分基孔肯雅熱疫情應急處置演練、突發心臟驟停急救、突發公共事件緊急醫學救援三大模塊進行。
深圳市緊急醫學救援暨十五運會深圳賽區衛生保障綜合實戰演練現場,模擬運動員心臟驟停,駐點醫護人員進行救治。
本次演練鍛煉了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在賽事特殊環境中的快速檢傷分類、批量傷員處置及院前院內無縫銜接的能力;規范賽事醫療衛生保障全流程(涵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賽事突發傷病救援等各環節),提高各保障醫院的賽事醫療保障實力。
高效精準指揮調度保賽事安全
據悉,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將十五運會醫療衛生保障工作納入重要日程,印發《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深圳賽區醫療衛生保障工作總體實施方案》及21個子方案,制定《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深圳賽區場邊醫療點急救響應機制指引》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深圳賽區比賽場館急救轉運工作指引》,確保賽事期間醫療救治、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等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深圳市衛健委組建了深圳賽區醫療衛生保障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醫療資源,處置突發事件,協調跨部門協作,全面保障賽事醫療衛生需求。比賽期間,指揮中心每日由委領導率隊現場值守,和比賽現場一線醫療衛生保障人員視頻連線,實現24小時視頻巡檢和實時指揮調度。
根據《廣東賽區醫療衛生保障運行計劃》中醫療事件分級,深圳賽區建立醫療分級分類應急處置響應機制。對于危重傷病情況,須緊急就近快速送醫救治,立即調派專家赴收治醫院開展多學科會診并指導救治,并立即啟動應急調度指揮機制。對于中/重度傷病情況,根據醫生判定,結合患者意愿,調派救護車轉運入院,組織專家開展多學科會診。
深圳賽區還全新推出醫療衛生保障信息系統小程序,實現醫療保障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新突破。該系統集實時數據填報、高效信息傳輸與動態可視化查看等功能于一體,包含救治追蹤、信息統計、數據展示等功能,實現實時報送醫療衛生保障信息,顯著提升賽事期間醫療信息與人員管理效率。目前,該系統已在十五運會龍崗賽區門球群眾賽事中成功開展試運行,全面賦能賽事保障智慧化管理。
△十五運會象棋比賽場邊醫療點
31家定點救治醫院開通醫療綠色通道
8月27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門球項目在位于龍崗的深圳大運中心體育場圓滿落幕。比賽期間,龍崗區衛健局統籌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組建了57人醫療保障隊,在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內設置2個固定醫療站與5個移動醫療點,構建起“兩站五點”的立體醫療保障網絡。
據悉,深圳市在十五運會比賽場館及接待酒店共設置了193個醫療站點,選派近2000名學科骨干組成駐點保障團隊。目前已完成1362名賽事保障醫護人員及187名醫療志愿者的系統化急救技能培訓。
“我們將根據賽事本身風險大小和觀眾多少,來靈活配置醫療人員。像足球,我們會設置8個醫療站點,至少配16個醫護人員,優先配備來自創傷骨科、運動醫學的醫護人員。風險比較高,比如像拳擊比賽,我們共設置了5個醫療站點,至少10個醫療保障人員,4輛救護車進行現場駐點,隨時做好準備。”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為確保參賽運動員、技術官員及現場觀眾的生命安全,市衛健委制訂《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深圳賽區場邊醫療點急救響應機制方案》,規范賽場醫療急救響應流程,完善場邊醫療點與裁判組的協同對接機制。醫療團隊將提前抵達現場完成布設,并對動線進行周密規劃。現場配備專業擔架員及完整急救設備,確保響應迅速、處置高效。醫療人員將根據傷情第一時間實施分級救護,在全力保障選手生命安全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賽事的影響。如遇心臟驟停等危急情況,將立即啟動心肺復蘇及AED急救,并同步展開安全轉運與后續救治。
此外,全市指定31家三甲醫院作為定點救治醫院,并全面開通醫療救援綠色通道。市急救中心專門升級了120調度指揮系統,增購了涉水救護車,配置多臺AED,為所有比賽場館配備了統一的急救設備和藥品目錄。此外,深圳7支緊急醫學救援隊伍隨時待命,進一步完善直升機救援、無人機送血等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全面提升應急醫療響應與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