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之際,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聯合“學習強國”深圳學習平臺推出的大型訪談節目《破局者說:深圳創新創業故事》,聚焦于這座城市創新創業浪潮中的標桿人物與故事。本期節目走進深圳百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話創始人周桃林。
周桃林,深圳百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黃金珠寶行業標準化、時尚化的重要推動者。他從潮汕農村走出,憑借一把焊槍、一顆匠心,不僅改寫了傳統黃金工匠的傳承模式,更引領了中國黃金制造的現代化轉型,被譽為“中國珠寶之都”建設的奠基人之一。
從苦難中萌芽的黃金夢
周桃林的創業之路始于童年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為給哥哥湊一對訂婚耳環,母親牽著他走遍村莊借錢。“借到的和借不到的表情,很難以去表達的。”他回憶道。當最終買上耳環時,哥哥“喜悅里面帶一點憂傷”的淚水,讓他立下志向:“我長大了以后要做這個行業。”這份對黃金的情感聯結,成為他日后投身行業的原始動力。
破局傳統:從“師傅帶徒弟”到標準化流水線
早期黃金制作依賴師徒傳承,效率低、標準不一。周桃林敏銳意識到行業痛點:“師傅如果走了,做出來的產品不一樣。”一次在麥當勞就餐的經歷啟發了他:“為什么麥當勞味道是一樣的?潮州菜師傅一走,味道就不一樣了。”他大膽引入流水線模式,將黃金制作拆分為開料、拉線、扣環、點焊等環節,顛覆了傳統“一人做到底”的作坊模式。“以前學徒要幾年,我當時培養徒弟3個月就畢業了。”他說。此后,他進一步引進臺資企業的沖壓技術,推動黃金制造從手工走向半自動化。
前瞻轉型:環保與創新的雙重革命
十年前,周桃林預見到環保問題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制約。他果斷投入研發,推動“無氰化鉀”工藝的探索:“我們有沒有可能把氰化鉀變成無氰化鉀?那是功德無量的。”這一轉型不僅為企業贏得可持續發展空間,更引領行業向綠色制造邁進。
讓黃金成為時尚符號:文化、藝術與科技的融合
2006年,周桃林與中國黃金報、世界黃金協會同仁喝咖啡時提出:“為什么不能搞一個黃金時尚論壇?”他反思行業困境:“布才多少錢?為什么服裝賣那么貴?我們的材質很貴,但工藝價值低。”他率先提出“黃金按件賣”的理念,推動黃金產品從保值工具轉向時尚符號。為打破“黃金很土”的刻板印象,他斥資舉辦了國際黃金珠寶設計大賽,“雖然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但作為珠寶人,盡力推動行業發展,值得去做”。
與深圳共成長:從“打工之城”到“珠寶之都”
周桃林始終強調深圳政府對行業的支持。他推動珠寶行業技術等級認證,解決員工戶口與職業技能教育問題:“一個電工都有技術等級,為什么珠寶人沒有?”深圳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政策環境,為黃金珠寶產業集聚人才、技術、資源提供了土壤。“我熱愛深圳,看好珠寶行業,看好新生一代年輕企業家。”他說。如今,深圳已成為中國黃金珠寶行業的中心,周桃林驕傲地表示:“中國黃金人現在最棒,絕對會沖出國門。”
從借錢買耳環的潮汕少年,到引領行業變革的“破局者”,周桃林用四十余年時間,不僅打造了百泰集團的黃金帝國,更推動了中國黃金制造業的現代化進程。他的故事,是深圳創新創業精神的縮影,也是一代企業家與特區共成長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