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5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丘辰陽 葉叢琳)為切實提升公眾反假貨幣意識,近日,農行深圳分行營業部在反假宣傳月期間,通過“進校園、入商圈”的立體化宣傳模式,多措并舉將反假幣知識精準送達教育工作者及店鋪收銀員群體手中。
聚焦校園場景,創新反假宣傳形式
新學期伊始,該行宣傳小組走進深圳大學附屬光明學校,為教職工量身打造“實用、易懂、好記”的反假貨幣知識課堂。活動現場,宣傳小組結合最新版人民幣防偽特征,通過宣傳冊展示、實物對比等方式,逐一講解票面圖案、安全線、水印、光變油墨等核心防偽標識,并重點拆解易忽略的細節:如50元、100元紙幣的“光彩光變數字”動態效果、“開窗安全線”的鏤空文字特征等,幫助教育工作者提升辨識能力。
為增強培訓效果,宣傳小組還特意準備了真幣樣本作為教具,現場演示“一看、二摸、三聽、四測”的辨幣方法,并通過“小班實踐課”形式對學員手把手指導,答疑解惑,幫助大家快速掌握實戰技能,實現從“聽懂”到“會用”的轉變。
深耕商圈場景,鋪開金融教育宣傳
宣傳小組深入深業上城商圈,為深圳市內免稅店收銀員開設反假知識小講堂。除介紹流通中人民幣防偽識假知識,宣傳小組還根據免稅店業務特點,專門設置美元、港幣等常見外幣真偽辨別技巧課程,致力為其構建清晰、全面的反假幣知識體系。此外,宣傳小組還科普了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平臺非法銷售假幣、利用快遞物流渠道販運假幣的不法行為,并重點講解了“道具類”假幣的常見形態和典型案例,幫助收銀員提升假幣防范意識、鞏固愛護人民幣的觀念,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本次反假宣傳月系列活動通過“專業講解+互動實踐”的形式,不僅讓教育工作者、店鋪收銀員在工作之余輕松掌握反假貨幣小知識,更傳遞了農業銀行“守好群眾錢袋子”的責任與擔當。下一步,農業銀行將繼續秉承“金融為民”的初心,聚焦不同群體的金融需求,開展更多精準化、場景化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讓反假貨幣知識走進更多單位、社區,為構建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