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9日訊(記者 趙文碩 潘潤華 林恒鑫 )8月29日,深圳市政協 “委員議事廳” 第113期活動以 “在年輕之城 共育銀齡幸福田” 為主題,邀請6位市、區政協委員與政府部門代表、市民代表齊聚,共話深圳養老服務的優勢亮點、現存痛點與升級路徑等,讓 “養老” 話題既滿含民生溫度,又兼具發展深度。
農工黨深圳經濟工作委員會委員、深圳作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紅。
“我5年前轉行做養老行業,帶著研發團隊走進養老機構半年,邊照顧老人邊開發產品。”農工黨深圳經濟工作委員會委員、深圳作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紅的分享充滿科技感,“現在深圳有6800多家涉老企業正在上演‘探索創新’。比如智能護理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AI慢病管理設備等,這不僅是產品的創新,更是服務模式的革新;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人文關懷的升級。”
“現在養老從業人員高齡化,這意味著我們的養老服務隊伍,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而老人急需的康養護理、醫療照護等專業是遠遠不夠的。”孫偉紅道出行業難題,“社會認可度低、薪資待遇低、職業發展空間低,勞動投入卻很高,‘三低一高’現狀吸引不了年輕人。”此外,養老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創新。
他建議,推動高職院校與企業機構在智慧化養老領域開展產教融合,通過課題共研、課件共創、實訓室共建的深度綁定,讓學生“在校即知崗、畢業即能崗、上崗即成長”。同時,要推進養老機構的智慧化改造,讓從業人員更專精于設備的操作、數據監測的分析,以及和老人情感的交流、個性化服務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