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9日訊(記者 趙文碩 潘潤華 張宇杰 )8 月29日,深圳市政協 “委員議事廳” 第 113期活動以 “在年輕之城 共育銀齡幸福田” 為主題,邀請6 位市、區政協委員與政府部門代表、市民代表齊聚,共話深圳養老服務的優勢亮點、現存痛點與升級路徑等,讓 “養老” 話題既滿含民生溫度,又兼具發展深度。
深圳市政協委員,農工黨深圳市委會常委,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高海斌。
深圳市政協委員,農工黨深圳市委會常委,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高海斌從醫療視角補充成果:“很多醫院大力推廣設置老年醫學科,還有安寧療護病床,同時在醫院設立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同時還將老年人簽約家庭醫生作為社康重點考核的一個項目之一。”此外,民政等部門推進的居家適老化改造,讓老人在家住得更安心。加上企業積極參與,多方合力下,深圳養老正實現全人關懷。
“要推動《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修訂,設‘跨境養老綠色通道’。”高海斌從制度層面建議,推動建立商業險+商保+社保的共戶模式。針對失能失智老人,他提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三級服務圈,“輕度失能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助浴、康復服務,中度失能老人可在社區日間照料,重度失能老人則由機構托底。”
他提出,希望在“時間銀行2.0”模式下,打破年齡的壁壘,讓深圳的“年輕”和“銀發”共生共榮。通過推行“青老共居社區”,給中小學生開設“生命教育課”的形式,讓“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傳遞下去。最終為我們應對老年型社會,構建全齡友好型城市探索富有創造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