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6日訊(記者 朱琳 通訊員 劉璇)四十五載風雨兼程,深圳經濟特區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精彩縮影與時代標桿。在這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金融始終是滋養這片創新沃土的重要力量,為經濟騰飛注入持續動能。自2010年扎根深圳以來,浙商銀行深圳分行與深圳同行15載,以“金融報國、服務實體”為己任,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業績,彰顯出新時代金融機構的使命擔當。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的關鍵節點,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緊扣國家金融戰略導向,深耕供應鏈,暢通跨境,并以創新為筆、金融翰墨,全力書寫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的“五篇大文章”,助力繪就灣區高質量發展與現代金融文明的新圖景,展現出與特區同頻、與時代共振的格局與溫度。
“雙引擎”驅動,打造浙銀特色新范式
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將供應鏈金融和跨境業務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通過持續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為深圳特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供應鏈是產業協同的“血脈”,跨境是開放型經濟的“橋梁”,二者共同構筑了深圳作為全球創新高地和國際樞紐城市的競爭力基礎。浙商銀行深圳分行正是從這一戰略高度出發,以金融賦能產業鏈、暢通“跨境路”,助力深圳經濟特區鞏固產業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
在供應鏈金融領域,該行依托“行業化+嵌入式”服務模式,構建了覆蓋產業鏈全流程的“供貨通”“應收通”“分銷通”“訂單通”四大產品體系,顯著提升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可獲得性和運營效率。在冷鏈等行業,相關業務通過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實現從客戶建檔到放款、還款的全線上操作,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業務開展以來已服務眾多客戶,累計投放金額顯著。此外,該行還在多個行業拓展同類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持續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
跨境業務方面,該行積極把握國家高水平開放機遇,深化與香港、上海自貿區分行的跨境協同,成功獲批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便利化業務資格,正在推動FT賬戶在前海落地。創新推出“跨境易收”“極速開證”等產品,有效幫助企業提升資金周轉效率、降低匯兌成本、拓展海外市場。“極速開證”將信用證開立流程全程在線,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極速一鍵秒批,極大增強了企業國際業務響應能力。
浙商銀行深圳分行通過供應鏈與跨境金融的深度融合,不僅體現了其以客戶為中心、以科技為驅動的服務理念,更折射出金融機構在支持產業升級、促進貿易暢通、服務國家戰略中的責任與擔當。未來,該行將繼續錨定“金融賦能實體”的根本導向,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持續貢獻浙銀力量。
寫好“五篇大文章” 注入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立足國家金融戰略全局,浙商銀行深圳分行深刻把握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義——不僅是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更是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賦能新時代特區建設的使命擔當。圍繞這“五篇大文章”,浙商銀行深圳分行持續創新服務模式,融合于城市發展肌理,為深圳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在科技金融領域,該行立足深圳創新生態,以“科技人才”為核心創新推出“人才評分卡”授信模型,突破傳統“重資產”邏輯,將人才價值、技術實力與商業前景作為核心風控依據。同時踐行深圳“耐心資本”理念,通過“善科陪伴計劃”為科技企業提供全周期“金融+非金融”支持。積極融入深圳科技金融生態圈,強化運用“投貸聯動”與“騰飛貸”等創新服務模式,構建多元融資體系,精準服務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助力科創企業加速成長。綠色金融方面,該行制定專項實施方案,積極參與碳市場建設,推出多項綠色金融產品,綠色貸款余額增長顯著,重點投向多個綠色領域,并積極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普惠金融通過創新產品持續以場景化、數字化創新普惠金融產品體系及服務模式,服務大量深圳的中小微企業,放款規模快速提升,普惠小微貸款及園區貸余額均實現顯著增長。養老金融踐行“善本金融”,服務了數量可觀的銀發客戶,管理資產規模穩步提升,養老金賬戶開立數量持續增加,并通過多樣適老活動融合服務與關懷。數字金融則堅持“雙輪驅動”,完成多項信息類項目,其中智能支付項目自上線以來服務商戶數量及交易規模增長迅速,RPA技術有效提升服務效率。
回望來時路,金融“活水”始終奔涌在這片改革熱土之上,滋養創新、賦能轉型、連接世界。浙商銀行深圳分行以十五年深耕與實踐,以“金融向善”為底色,將國家戰略、區域發展與金融使命緊密融合,用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更具創新的金融產品、更加擔當的金融行動,展現現代金融服務的專業與溫度,助力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金融樞紐,繼續與深圳經濟特區共執筆、共揚帆、共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