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零時差” 深職大產教融合鍛造“技能尖兵”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請供參考)

  • 關鍵詞
  • 簡介
  • 重點
  • 分析
  • 猜你
    想問

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焦子宇)在8月舉行的首屆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會議上,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與大疆公司的合作成為亮點。雙方宣布,將通過共同舉辦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會議等重要活動,掀開校企協同育人新篇章。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深化產教融合是實現高校與產業共生共長的關鍵途徑。而這,正是深職大自建校起堅守的育人方向。

深職大毗鄰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深職大供圖)

銜特區使命而立:32載改革步履鑄就職教標桿

1993年,改革開放春風正勁,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應運而生。自誕生起,學校便刻下“職教本色”與“深圳基因”,將國家戰略與城市需求熔鑄于辦學血脈。

2006年,這所未滿13歲的學校被確定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立項建設院校。2019年,在被稱為高職界“雙一流”的“雙高計劃”名單中,深職院是首批高水平學校A檔建設單位之一。2023年,這所敢于拓荒領跑的學校,再次擔負起“先行先試”的重任,成為教育部印發實施《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以來,全國第一所以優質“雙高”學校為基礎設置的本科層次職業學校,駛入職業教育發展的“快車道”。

銜使命而生,答時代之問。深諳“職業教育隨產業而生,因產業而興”的道理,深職大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雄厚的區域產業基礎,堅持將產業鏈需求作為辦學邏輯起點,瞄準世界產業發展前沿。“實現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高度契合的核心,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將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深職大黨委副書記、校長許建領說。

為彌合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鴻溝,深職大首創并深化校企“九個共同”,打通專業內涵與產業發展、課程更新與技術創新、教學資源與應用場景的堵點;緊扣制造強國戰略、廣東省“制造業當家”戰略,精準布局15個專業群,與企業共建8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43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面向企業需求建立10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服務覆蓋上千家中小企業;圍繞深圳“20+8”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加強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華星光電、海普瑞等企業共建3個生產性實訓中心。

除了向合作企業要“需求晴雨表”,深職大還為全市產業發展提供全鏈條服務。2023年,由深職大牽頭的深圳市域產教聯合體成立,整合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頭部企業力量,共建特色產業學院,組建跨行業的產教融合共同體,不斷探索“職教助推產業,產業反哺職教”的共生范式。

隨著“雙高計劃”深入實施、產教融合持續推進,站在浪潮之尖的深職人,沿襲創校初期務實的精神,為技能型大學服務強國建設寫下“深職方案”。

專業群鏈式生長:產業脈搏跳動在課堂一線

還是高中生的陳靜彤第一次來到深職大,就被先進的實訓設備和真實的項目案例吸引,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考到這里。今年9月,她將如愿以償邁進夢中情校。“我希望能在一所緊密對接產業前沿的大學里學習,實操尖端自動化設備,參與真實企業項目。而考進深職大,這些都能實現。”

她的選擇代表了眾多考生的心聲。今年,深職大在本科招生計劃翻倍的情況下,省內外物理、歷史類錄取的考生均100%超特控線,物理類600分以上考生有10人。高分學生加入的背后,是對“真刀真槍”實戰力的渴望。如何兌現育人承諾?深職大的答案直指產業核心——

專業動態匹配產業。今年,深職大新增9個本科招生專業,目前,全校本科專業達26個、專科專業84個,所有專業緊密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與深圳重點產業匹配度達100%;

課程對標崗位能力。學校課程設計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對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實現授課內容與崗位需求無縫對接;

學院扎根龍頭企業。新增專業所在學院,均與本領域龍頭企業或知名行業協會建立了特色產業學院或產教聯盟。比如,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所在學院與優必選、大疆、科大訊飛等一流企業實現深度合作;藥學專業聯合了國藥集團、華潤三九、華大基因等150余家企業,組建“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教聯盟”。同時,學校還與華為強強聯手,將華為認證課程體系融入專業培養體系。通過深度融合,企業先進技術與理念及時融入教學;

專業亦有“生死線”。有些專業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內涵重復度較高、轉型升級效果不佳、學生就業率不高,就會面臨關停并轉,極大確保了人才培養與產業變革同頻共振。

從專業建設到技能賽場,從標準制定到技術研發,從實訓車間到產業一線,深職大產教融合的經驗被全國多所職業院校借鑒推廣,其“技術牽引、產品載體、理實融通、能力本位”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也讓深職大穩穩站在職業本科高考志愿的第一序列。


學生進行移動抓取機器人項目設計。(深職大供圖)

“雙師型”黃金戰隊:課堂走出的產業行家

產業平臺已筑,誰來執鞭育人?目前,學校擁有專任教師1600余人,博士占比超半數,45%的教師進入企業掛崗工作,形成了一支“真懂產業、能教能研”的“雙師型”黃金隊伍。

每年暑假,生物醫藥粵港澳生產性實踐基地的教師便會化身“產業學徒”,深入企業進修一個月。“行業迭代以日計算,僅靠書本和經驗教書無異于刻舟求劍。”藥學專業主任劉然介紹,“新教師須脫產學習一學期,考核合格方能授課;其他教師每年需赴企業進修1個月,在真實崗位更新技能庫。”

產教融合的深度,決定了專業感知產業脈搏的精度。深職大依托特色產業學院、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載體,每年組織全體專任教師開展“千企大調研”,形成“四張清單”,即代表性企業清單、企業技術需求清單、核心崗位清單、核心產品清單,精準把脈產業躍遷,并將產業調研結果融入專業課程中。同時,學校還與頭部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有組織地選派教師進車間、上一線,打造專兼結合的教師創新團隊,提升教師技術創新能力,參與企業生產和技術創新。這樣的國家級教師創新團隊,深職大有2個,省級教師創新團隊有14個。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教學為主型教師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打造金課;技術服務型教師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開展技術創新。

產業“行家”不僅要走出去,更要引進來。在生物醫藥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一臺臺企業真實使用的生產設備正在運作,操作機器的有校外研究員,也有深職大的學生。據了解,深職大的實踐基地均以企業生產一線的真實情境為標準,基于真任務、真場景、真流程、真產品設計實訓項目,構建與企業技術需求匹配的實習實訓體系。這種健全的互兼互聘機制,打通了校企人才流動壁壘,實現了校企人才、資源的共享共建共用。

隨著校外研究員走進學校,與師生一起開展企業研發,通過項目直接被企業錄取的學生越來越多。“鴻蒙精英班”將企業真實項目嵌入課堂,華為工程師駐校授課,五年間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輸送600余名高技能人才。“比亞迪精英班”工程師坦言:“我們從課程開發階段介入,讓學生畢業即完成‘學生’到‘員工’的無感切換。”

所學即所需:深職大學子的“三級跳”

今年全國高職院校學生最關注項目的滿意度TOP20高校中,深職大上榜18次,在“提供充足且對口的就業信息”等8個項目中位列全國第一。近三年,深職大畢業生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就業率超92%,超27%的學生入職華為、騰訊、比亞迪等名企,學生總體就業率、用人單位滿意度持續高位運行。畢業生的“搶手”程度,成為深職大產教融合最有力的注腳。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梁健康,今年7月畢業后,即將在香港中電源動集團上崗,成為香港機場的一名項目工程師,負責現場設備維護和故障排除。“在校參與過實訓中心兩個項目,學到的技能可直接應用到工作中,快速融入團隊和項目。”梁健康表示,“通過實訓,我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動化行業的實際工作內容,定位求職目標,這些經驗對企業招聘來說極具吸引力。”

和梁健康一樣,深職大的學生在學習階段積累實踐經驗,畢業后“零時差”對接企業崗位。比如在大疆創新無人機特色產業學院,大二學生就能熟悉大疆無人機的產品和相關技術,在校期間掌握智能制造產線調試、工業互聯網運維等前沿技能;在數字印刷工程專業與深圳裕同科技共建的“裕同圖文傳播學院”,學生學習期間就參與到實際項目,畢業后迅速適應工作崗位,深受企業青睞。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李定國,因實習期表現突出,實習單位給深職大送來了一封表揚信。“我參加了鴻蒙精英班課程,憑借自身專業能力,與3位同學共同獲得了中軟國際面試機會并成功入職,成為軟件測試工程師。今年2月,我正式接手項目。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以專業素養與責任心贏得了業務方認可,收獲表揚信。”據悉,鑒于李定國在項目中的突出表現,公司決定委任他負責該項目的各項事宜。

實訓即戰場、畢業即上崗、求職即收獲,在學校強力賦能下,深職大學子在校期間就完成了從“練”到“訂”再到“收”的完美三級跳,產業也得到了一批又一批“上手快、能攻堅”的“技能尖兵”。

從南海之濱的職教新苗,到引領全國的產教融合標桿,站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的歷史節點,深職大以“敢闖敢試”的基因書寫產教融合新范式。當教育脈搏與產業心跳共振,技能人才便能成為驅動城市向上的最強引擎。

編輯:單銘捷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關鍵詞

簡介

重點

分析

猜你想問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精品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 色窝窝在线手机视频免费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亚洲日韩欧美无线码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