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5日訊 (記者 盧東勃)8月23日晚,“前海文化藝術品保稅拍賣會暨華藝國際2025深圳·現當代藝術專題拍賣”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正式舉槌。這場拍賣會作為廣東省首次藝術品保稅拍賣,50 余件國內外現當代藝術精品集中亮相,其中保稅拍品占比約五成,最終以 76% 的保稅拍品成交率,為大灣區文化保稅業態探索寫下生動注腳。
秉持深圳特區敢闖敢試的試驗精神,此次拍賣會在模式創新上邁出關鍵一步,不僅首次大幅提升保稅藝術品占比,更創新采用 “境外保稅 + 境內藝術” 同臺競拍形式,通過拍賣流程與檢索環節的無縫銜接,為文化保稅業態的發展路徑提供了鮮活樣本。而針對保稅拍賣藝術品 “小批量、低頻次、高價值、易損”的獨特屬性,蛇口海關與前海管理局早已提前聯動,以政策突破與監管創新破解流程難點,最終確保整個拍賣環節順暢落地。
“我們針對保稅文化藝術品通關制定創新解決方案,先后完成保稅文化藝術品鑒證工作室建設、文化藝術品保稅‘第一倉’驗收、專用保稅賬冊設立、保稅藝術品信息采集、展覽場地設施驗收等一系列工作。”蛇口海關前海綜合保稅區監管二科副科長甘自來介紹。蛇口海關創新性采用科研級光學設備和AI技術,對該批參展藝術品進行特征采集與比對,經比對,本次保稅拍賣藝術品100%驗核正常。同時,該關應用電子關鎖實時追蹤保稅藝術品運輸軌跡,并對展會現場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確保滿足海關全流程監管要求。
拍賣現場,巴勃羅?畢加索、達米恩?赫斯特等國際藝術大師,與奈良美智、鹽田千春、丁雄泉、譚平、周春芽等中外名家的50余件作品,引發現場激烈角逐。最終,拍賣會總成交額達485.76萬元,總成交率61.2%;其中保稅拍品表現尤為突出,成交額約207.58萬元,成交率高達76%,充分展現市場對保稅藝術品流通模式的認可。
面對全省首次以保稅形式進行藝術品拍賣并取得如此成績,作為活動主辦方的華藝國際現當代藝術部負責人滕昆表示,活動為深圳藝術品市場提供了流通平臺,不僅有效推動行業發展,還進一步提升了公眾對藝術文化的興趣,計劃常態化舉辦此類活動,將更多優質作品引入前海。
此次拍賣的成功,標志著前海文化保稅業態的又一次重要突破。2025年3月,深圳首個保稅藝術展在前海落地,如今全省首場保稅藝術拍賣接續登場,前海文化保稅全鏈條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鏈條打通后,國際畫廊通過前海進入大陸市場的信心會更足。”招商文化藝術品保稅業務負責人楊駿認為,隨著更多國際藝術資源通過前海進入大灣區,不僅能提升前海片區的藝術氛圍,更將為區域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前海打造大灣區文化交流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