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5日訊(記者 湯莎)8月22日,在漳州排球訓練基地,隨著最后一擊扣殺,排球穩穩落地,為期一周的中國太保2025小排球夏令營活動落下帷幕。
懷揣夢想的排球少年——來自云南、安徽、寧夏、福建等地的10所太保希望小學學生以及上海、寧波客戶子女,專業的教練團隊、全程陪伴的領隊與老師齊聚一堂,在汗水與歡笑中完成了一場關于成長、拼搏與傳承的青春之旅,中國太保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少年排球夢想筑起堅實守護屏障。
從 “零基礎” 到 “敢上場”,每一步都是突破
開營之初,不少孩子還是連排球重心都抓不穩的“新手小白”;一周后,發球時揚起的手臂更有力,墊球時繃直的小臂更穩定,傳球時瞄準的目標更精準——這快速神奇的變化,離不開“金牌教練團”的傾囊相授。
前中國女排隊員何云舒、沈靜思領銜的教練團隊,帶著國家隊級的專業經驗,把復雜的技巧拆成“接地氣”的要領:糾正墊球動作時,手把手教孩子們“屈膝、壓腕、夾臂,像擁抱籃球一樣主動找球”;打磨步伐時,陪著大家反復練習“小碎步調整,別等球找你,要你追球”。
福建漳州的陳美佳說起進步時,眼睛里閃著光:“剛來時連發球都怕砸到自己,現在能穩穩把球發過網啦!第七天和室友收拾行李時,滿腦子都是這幾天一起練球的日子,真舍不得分開。”安徽的周雨晨則在一次次“想放棄又咬牙堅持”的訓練里,讀懂了拼搏的意義:以前覺得練不好就算了,現在才知道,多練一次,球就離手更近一點,堅持真的能打敗困難!
從零散的撿球,到連貫的墊傳;從怯生生不敢接球,到敢在賽場上喊出“我來!”——7 天的訓練,孩子們不僅解鎖了發球、墊球、傳球的技能,更解鎖了“不服輸”的自己。
跨越山海的相遇,比獎牌更珍貴的收獲
“這是我第一次離開黃土高原,第一次摸到真正的排球訓練場,也是第一次有這么多小伙伴陪我一起追同一個夢。”來自寧夏西吉的梁露兮在結營分享時,眼眶微微泛紅,話語里滿是感動。
這場跨越2000多公里的相遇,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排球,更收獲了跨越地域的友誼。結營現場,寧波的小朋友抱著30個裝滿心意的新書包,笑著遞給希望小學的伙伴,這份溫暖,成了比獎牌更珍貴的禮物。
除了排球訓練,夏令營還安排了觀看中國女排《奪冠》電影、參觀“中國女排精神展示館”等文化活動。孩子們通過觀看展品、聆聽講解,深入了解女排精神的內涵,將拼搏、團結的理念融入日常訓練中。
結營儀式上,孩子們手持獎牌和證書,與教練、隊友合影留念。儀式現場氣氛熱烈,小隊員們用日記記錄下訓練心得與比賽感悟,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排球運動的熱愛和對團隊合作的理解。
前中國女排隊員何云舒教練看著孩子們的變化,滿是欣慰:“我們不僅要教會她們打排球、更要讓她們將正確的發、墊、傳的基本功帶回校園、當好排球的小小傳遞者!全方位地將這份熱愛傳遞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寧夏西吉的陳校長更是感慨萬千:“對我們山區的孩子來說,能來到漳州這個‘女排圣地’,近距離觸摸女排精神,太難得了!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訓練,而是一場‘夢想啟蒙’—— 讓孩子們知道,只要敢想、敢拼,大山外面有更廣闊的天地,自己的夢想也能像排球一樣,飛得更高、更遠。”
這一擊,扣響的是更遼闊的未來
夏令營的哨聲雖已落下,但少年們的排球夢才剛剛啟航。那些在訓練場上摔過的跤、流過的汗,在女排精神館里見過的老照片、聽過的奮斗故事,在友誼里收獲的擁抱與鼓勵,早已化作一顆顆“拼搏的種子”,埋進了孩子們的心里。
就像中國太保三十余年來對體育公益事業的堅守 —— 從 1992 年護航奧運代表團,到發起小排球夏令營、走進希望小學開展排球支教,始終以“責任”為筆,為少年體育夢想搭建平臺。未來,中國太保將持續深化“公益+體育”融合模式,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貢獻太保力量。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記住這個夏天的約定:以排球為友,以拼搏為翼,在未來的日子里,勇敢扣響屬于自己的“未來”!(中國太保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