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5日訊 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近年來,深圳商務和投資促進部門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和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安排,牢記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使命任務,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把全國全球的市場作為我們的市場,把全國全球的資源作為我們的資源,努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高質量、更高能級發展。
回顧奮進之路,深圳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對外貿易方面,貿易強市建設加快推進,外貿規模、能級、載體、業態蓬勃發展,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深圳外貿結構更趨優化,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業自主發展能力的“一般貿易”占比由2018年的46.4%提升至2024年的54.9%,民營企業2024年進出口占比超過70%,高技術產品不斷迸發出口新活力,2024年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出口占全國同類商品近兩成,新能源汽車、無人機、機器人出口規模全國領先。深圳外貿整體規模持續提升,近年來貨物進出口規模連續邁過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重要臺階,其中近5年進出口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0.2%,高出全國整體水平2.1個百分點。2024年進出口規模攀升至全國內地城市首位,總量超過4.5萬億元,對全國增長貢獻超過30%;出口規模實現全國“32連冠”,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達到1.54%,較2018年(1.35%)提升約0.2個百分點。2025年1-7月進出口規模2.58萬億元,繼續保持全國內地城市首位。
利用外資方面,持續健全“大招商”格局,打響“投資深圳”品牌,更多全球優質企業、項目、資本云集鵬城。吸引和利用外資是衡量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手段。深圳一直是全國、全省外資大市,外資企業也是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積極貢獻者,近年來深圳持續打造良好的外商投資環境,頒布實施《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條例》,不斷完善促進外商投資的服務體系,助力外資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發展快。深圳是全國外商投資高地,“十四五”以來截至2025年7月,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累計達3.46萬家、約占全國14.7%,近3年增量均為全國第一;實際利用外資約2742.3億元,是“十三五”同期的1.2倍。深圳已成為世界500強興業熱土,2021-2023年深圳全球招商大會每年落戶項目均超250個,2024年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匯聚世界500強企業及跨國公司超260家,洽談簽約項目超400個、涉及投資額超9000億元。
對外投資方面,企業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深企全球經貿合作紐帶更加緊密,對外投資合作“鵬”友圈持續拓展。大力支持企業國際化布局和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合作,自特區建立以來,全市對外投資快速增長,經營主體發展迅速,遍布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領域日益多元,從傳統制造業向高新技術、金融、能源等多領域延伸。積極打造深圳海外綜合服務平臺,整合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市場專業服務資源,實現產品出海、投資出海和服務出海全領域覆蓋,提供前期規劃、籌備組建、落地經營和安全發展等全方位、一站式出海服務。截至2025年7月,平臺已集成70大類出海服務事項,引導200家專業服務機構入駐,發布企業出海需求事項700余項,舉辦各類出海活動120余場,推動境內法律、財稅、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等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國際化布局,為企業出海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保障服務。
展望新的征程,賡續弘揚特區精神譜寫高水平對外開放新篇章
改革開放是深圳經濟特區的根和魂。深圳商務和投資促進部門將立足“商務工作是國內大循環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定位,在擴大高水平開放中找準位置、發揮作用、體現擔當,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中作基地、作平臺、作通道、作樞紐,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答卷上續寫“春天的故事”。
接下來,將牢牢把握好《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帶來的新機遇,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一方面,持續提升“四化”水平:一是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營造有利于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環境。二是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支持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三是推進服務業國際化,創新提升服務貿易,推動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加快融合、互促互進。四是助力企業布局全球化,加快培育高能級貿易主體和貿易平臺,增加全球市場“含深度”。
另一方面,全力應對外部國際經貿形勢變化,積極參與推進制度型開放,打造高能級國際貿易樞紐,促進高水平雙向投資,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努力在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前、作示范,探索更多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商務和投資促進領域發揮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在全國一盤棋中的輻射帶動作用。
一是以更大力度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入貫徹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依托前海、河套等重大開放平臺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和科學的管理體制,進一步推動商品、服務及生產要素更加自由有序跨境流動。二是以更大力度打造高能級國際貿易樞紐,著力推動“傳統優勢”與“新興賽道”共同發力、“外貿產業”與“貿易金融”互促共生、“經貿工作”與“外事工作”有機融合、“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聯動發展,加快構建面向中長期的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機制,著力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深化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培育壯大外貿新動能新業態。三是以更大力度促進高水平雙向投資,以全球視野和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持續提升“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積極營造良好的外商投資環境,不斷完善促進外商投資的服務體系,全面落實國家外資準入政策措施和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任務,吸引更多優質外資項目落地深圳。進一步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推進產業鏈供應鏈有序全球化布局合作,支持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穩步拓展共建“一帶一路”等經貿合作新領域新空間。四是以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會同全市相關部門對標國際先進城市經驗和立足自身稟賦,圍繞吸引外資、對外投資、國際貿易、宜居宜游、宜業宜學、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增強能力、提高水平,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深圳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輻射力。
(深圳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 張非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