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推進玉龍填埋場環境修復項目,年內預計完成六成工程量 30公頃土地“活化”打造“三生融合”產城新樣本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請供參考)

  • 關鍵詞
  • 簡介
  • 重點
  • 分析
  • 猜你
    想問

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趙新明/文 丁慶林/圖)鵬城盛夏,綠意盎然。從銀湖山麓向外眺望,羅湖新質科技大廈一期(暫定名)破土,深汕高鐵羅湖北站樞紐動工在即,新材料產業大廈、恒力科技大廈、珠寶產業中心(正德大廈)等現代化產業空間梯次錯落、拔節生長,一座加速崛起的數字新城已展雛形。

計劃完成逾410萬噸陳腐垃圾治理,開挖堆體總量可填滿1000個國際競賽游泳池,相當于再造五分之一個杭州西湖……去年7月,位于清水河數字新城核心區域的羅湖玉龍填埋場環境修復工程開工后,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這座早年深圳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正在實施截至目前全國體量最大、全量開挖搬遷治理工程,未來修復加開發完成之后,將布局研發、中試、數字服務等產業鏈條,打造數字產業聚集的智創高地。

在毗鄰城市中心位置實施如此大面積土地的環境修復、存量活化,涉及哪些施工難度和復雜性工藝?這片曾經產業發展的“不毛之地”,又何以能變身百萬平方米數字智谷?近日,記者前往項目現場實探,了解這處全國最大環境修復工程的建設意義和最新進展。


羅湖玉龍填埋場環境修復工程去年6月開工以來穩步推進,按照計劃明年底完工。

“頂格”標準 建設環境修復領域標桿

玉龍填埋場位于玉龍片區北側,背靠銀湖山公園,面向紅崗公園,其與原玉龍新村棚改用地相連,是清水河數字新城的核心拓展區和開發主戰場。當無人機掠過玉龍環境修復項目上空,鏡頭下的場景令人震撼。

一幅巨大的綠色天幕之下,挖掘機、鏟車等特種機械設備紛紛開足馬力,實施開挖、堆體整形等作業,工人們則忙著為平整好的山體覆蓋防滲薄膜,阻隔雨水,為下一步工序奠定基礎。

“這是現在國內最大的天幕系統,最大跨度280米,覆蓋11.69萬平方米作業面積。”中蘭環保玉龍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謝明介紹道,“這座天幕安裝除臭噴淋系統,能有效降塵除臭,實現視覺阻隔,還可避免可燃氣體聚集,確保開挖施工作業安全。”

工作日的上午,廠區內一條條裝配隔音屏障的道路上,各種運輸車輛正有序將不同垃圾及其末端產物、雜填土分類載往篩分車間、下坪環境園、綜合利用企業等處。據了解,項目開挖規模為6000立方米/天,篩分規模5000噸/天,近段時間,每天基本維持在500車次到600車次左右。

大量的“垃圾”挖出來送去哪兒?項目垃圾主要為渣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庫底污染土。其中,渣土、建筑垃圾、污泥檢測合格后外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污泥摻燒;生活垃圾經篩分后,輕質物進相關環境園進行焚燒,腐殖土進下坪環境園填埋,無機骨料綜合利用,庫底污染土進入穩定化處理車間經穩定化處理,檢測合格后外運。

1983年啟用,1997年停用,2005年底封場;垃圾治理總量255.15萬立方米,治理規模為目前國內最大;三面環山,地形高差達70米,最大開挖深度約52.4米,工程條件復雜;毗鄰城市中心區域,周邊居民多,施工要求高……這些,無一不給項目設計和施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為玉龍項目的規模性、差異性、特殊性,必須采用行業內最好的技術、最完善的方案,以‘頂格’的標準去建設。”一位項目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科技“繡花” 推進全過程智慧管控

總投資21.7億元的環境修復工程,是如何運作的?又是怎樣減少對周邊居民和生態系統影響的?

“玉龍項目以全區‘1號工程’推進,通過提前介入場地調查,摸清本底情況,同步調研類似項目,理清工作思路,我們確定了項目管理模式,更打造了堅強有力的學術支撐團隊。” 區城管局副局長葉彬說。

經國內最頂尖的建筑、水處理、環保等方面的院士組成專家團隊研究,項目首次系統化提出并采用“快速好氧預處理+天幕遮蔽開挖+多維復合除臭+篩分資源化利用”的總體工藝路線,具體包括垃圾堆體開挖、存量生活垃圾篩分及外運處置、滲濾液處理、臭氣控制、地下水污染修復工程等。

現場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了一個比方,“如果說傳統封場是給傷口貼‘創可貼’,好氧預處理就好比是主動‘清創消炎’。”項目通過向堆體內注氣排氣,有效激活其中的好氧微生物,讓堆體內的垃圾進行“呼吸”,促使堆體有機物的快速降解,加速堆體穩定化。其中,好氧預處理周期為7-15天,填埋氣經“化學洗滌+生物除臭”組合工藝處理后達標排放。好氧預處理完成后,實施有組織分層分區開挖,確保雨污分流,及庫底邊坡支護等相關安全保障工作。

滲濾液是生活垃圾產生的液體,如何處理是關鍵。工作人員表示,庫區產生的滲濾液,通過18座滲濾液抽排井集中到調節池后,會通過專門的管道,輸送至下坪二廠凈化處置。其他液體廢棄物集中收集后,會采用相應工藝處理達標后回用、回灌。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以“數字孿生”手段構建全過程智慧管控系統,涉及環境、邊坡穩定、堆體穩定、末端產物運輸以及施工現場安全六個子系統,對“氣、水、聲、土”等進行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有效提高開挖過程安全性、環境保護水平及現場安全管控能力。

把垃圾山挖開,會不會很臭?采訪當天,無論是在開挖庫區還是在生產廠區,記者全程都沒有聞到明顯異味,所有的工序也都有條不紊。

“臭氣產生的主要來源是填埋作業面、填埋氣體及滲濾液,對此,我們采用多維除臭,包括快速好氧預處理、作業面霧炮除臭、敏感點外圍除臭等技術手段。”謝明說,“項目實施過程密閉,除了天幕、堆體表面薄膜、車流通道隔音屏之外,車間也是全密閉設計,墻體內置巖棉吸聲材料,最大程度控制噪聲。”

“三生融合” 打造中心城區發展樣本

從“增量依賴”轉向“存量挖潛”,將“環境負資產”轉變成“生態正資產”,羅湖正努力走出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建成區高標準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新路徑,打造全國首個中心城區“環境治理+開發建設+產城融合+創新引領”的發展樣本。

“當年,玉龍是不少人來深的第一站,因為這里離市中心近,交通、生活很方便,綠化好,租金還便宜。”葉先生2003年來深圳工作,在玉龍新村居住工作多年,“在我們心里,玉龍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大家都想看看,這里未來能發展成什么樣?”

在城市疾速發展進程中,玉龍填埋場曾是一道“疤痕”,記錄了歷史歲月的風霜,更飽含著人民群眾的關切與期盼。

近年來,羅湖賡續弘揚“爭先、奉獻、擔當、卓越”的“先鋒精神”,錨定“三力三區”創建,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體現新擔當、干出新作為、展示新氣象,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平衡好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資源保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全區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下大決心、花大力氣、以最高標準在玉龍片區推進生態修復項目,徹底解決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問題,讓環境負資產轉變成生態正資產,實現片區土地和空間資源“寶地寶用”,為羅湖及深圳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玉龍項目開工來之不易、意義重大,承載著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寄托著市民的期待和愿景。我們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牢安全底線,確保交上優異答卷,力爭打造成為全國標桿示范項目。”羅湖區委書記范德繁表示。

刨去安全心病,卸掉歷史包袱,騰出產業空間,激活發展動能。項目自2024年6月開工以來穩步推進,今年底預計完成工程形象進度的60%;按照計劃2026年底完工,達到土地出讓條件。屆時,這里將形成約30公頃集中連片用地,成為深圳市中心完全由政府持有的最大的一塊連片產業凈地。

環境治理與規劃開發建設齊頭并進。2023年,羅湖區已會同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開展深圳玉龍片區城市設計國際咨詢工作,向全球優秀設計機構征集前沿、創新的城市設計理念及規劃設計方案,指導片區高起點規劃、高質量開發、高標準建設。

為落實深圳市“20+8”產業集群部署,片區定位“山水云臺 數創智谷”,初步規劃開發規模超百萬平方米,初步測算可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超150億元,計劃布局研發、中試、數字服務等產業鏈條,打造成數字產業聚集的智創高地、城市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綠谷,為羅湖的產業轉型升級及全市重大發展戰略提供強而有力的空間保障和資源支撐。

編輯:劉曉宇

AI視界(以下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

關鍵詞

簡介

重點

分析

猜你想問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一本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片91区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中出国产丝袜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