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試營業以來,五灣社區食堂日均接待居民超3000人次。
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陳震霖 文/圖)近日,位于南山區招商街道龍瑞佳園的五灣社區食堂開始試營業。昨日中午時分,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到12點,食堂就快坐滿。窗口前,居民自覺排隊取餐,不少是住在小區的老人。
“今天點了兩肉菜,兩素菜,加兩碗米飯,還不到25塊?!币晃患易⌒^3棟的張阿姨坐下時笑著告訴記者,“我帶著孫女一塊吃,吃得飽,菜還熱騰騰的?!?/p>
五灣社區食堂的開張,為周邊居民“就餐難”帶來現實解法。龍瑞佳園是典型的地鐵上蓋小區,周邊道路貨柜車密集、交通復雜,外出就餐存在安全隱患,且小區內部餐飲配套長期缺乏,居民多有呼聲。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新鮮、便宜、干凈的一頓飯,成了不少家庭的選擇。
政府兜底+企業運營,2.0版社區食堂機制落地
五灣社區食堂是南山區首個“公建民營”模式社區食堂,由政府全額投資建設、企業“拎包入住”運營。前期投入由招商街道通過民生微實事項目承擔,包括場地改造、廚房設備購置等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則專注菜品和服務。
運營方負責人表示,這種模式有效減輕了企業成本壓力,“我們不必把精力放在回本上,而是把重點放在服務和菜品質量上。”食堂菜價整體低于同類社區食堂,實惠直接傳導給居民。
同時,政府建立了規范的監管和退出機制,既保障居民權益,也降低運營風險,構建了“居民安居、企業樂業”的良性循環。
不少住在小區的老人前來就餐。
低價普惠+精準服務,飯菜之外有“溫度”
在菜品設置上,五灣社區食堂兼顧不同人群的實際需求,對小區2000余名60歲以上老人實行分級優惠:60-69歲9折,70-79歲8折,80-89歲5折,90歲以上免費提供營養餐。80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還可通過小程序或電話訂餐,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熱乎飯。
不僅如此,食堂每天晚上8點半后,對當天未售完的菜品實行五折優惠,既避免食材過夜,又讓居民再度受益。
社區居民參與其中的深度也在提升。食堂專設15個公益崗位,定向面向小區困難群體招錄,已全部上崗。運營企業還承諾每月將30%的利潤捐贈至社區微基金,用于開展鄰里活動、青少年實踐、困難幫扶等公益項目。
日均接待3000人次,用科技守住“一餐一飯”
記者注意到,五灣社區食堂廣泛應用智慧化手段。居民可通過線上小程序提前點餐,AI系統還可識別人臉并推薦菜品、顯示營養成分信息。廚房動線設置合理,菜品窗口明廚亮灶,餐盤回收流程順暢,近期已根據居民建議調整晚餐營業時間至20:30,小碗菜每份增加30克。
食材方面,均從大型商超與對口扶貧基地集中采購,溯源信息掃碼可查。水吧由大型連鎖咖啡品牌運營。市市場監管局“雙報到”黨員常態化參與食堂食品安全監管,確保舌尖安全。食堂內還設有“助農微驛站”,支持線上線下消費扶貧,開辟社區助農新場景。
據統計,自試營業以來,食堂日均接待居民超3000人次,每日訂單破千單。試運營期間,每單可享5元優惠,街道還推出“鄰里食坊”文創雪糕限量贈送,引發居民熱烈響應。每逢飯點,糖醋里脊的甜香、小炒肉的油香、時蔬的清香混合在空氣中,從窗口緩緩飄出,整個餐廳熱氣騰騰、菜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