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海連城”到“價值連城”
2025-08-19 11:49
來源: 深圳商報

深圳:“山海連城”到“價值連城”

人工智能朗讀:

南澳西涌蜿蜒的海岸線上,中外騎行者踏著晨光穿梭,碧波金沙與綠美村落交織成景;從梅林山到蓮花山,五大公園無縫銜接,市民可一路暢行;沿著鯤鵬徑徒步,穿越馬巒山,可邂逅各類珍稀動植物……

從公園到山林,從城市到海岸,深圳這座以“速度”聞名的城市,正以“山海連城”為筆,將綠水青山的生態“流量”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留量”。

眾公園成“群”

解鎖千園之城的“留量”密碼

在社交媒體上,深圳的公園被網友戲稱為“深圳特產”,頻頻火爆出圈。今年上半年,荔枝公園的復觀茶樓憑借“宋氏美學+自然療愈”的獨特定位,精準擊中都市青年對慢生活的向往,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

作為與城市共生40余年的生態載體,深圳公園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截至2024年底,全市公園數量突破1320個,構建起全國領先的公園矩陣。

2025年《深圳經濟特區公園條例》出臺,明確公園可以通過競爭方式選擇經營者提供餐飲、零售、游覽、游藝、體育健身、文化休閑等配套服務。這一政策推動藝術書吧、禪意茶室等新業態落地,讓公園從單一休憩空間升級為多元消費場景。

公園不再是“生態孤島”,而是與商業、文化深度聯動的消費新引擎。2025粵港澳大灣區花園大賽期間,10天吸引約128.3萬人次參觀,帶動周邊商圈銷售額同比增長40%,印證了“公園經濟”的澎湃活力。

近期,國務院批復的《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提及,構建全域公園體系,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滿活力的國際一流公園城市。2035年,建成各類公園1500個以上,實現居民5分鐘可達綠色開敞空間。

未來,深圳還在持續增加進入公園的路徑,通過打造公園群,貫通城市與公園之間的慢行系統,提升可達性。目前,“五園連通”已率先實現。

騎行道成“網”

培育車輪之上的全新產業

“將美景與賽事結合,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騎行體驗。”日前,巴西騎手Guilherme在體驗2025南澳國際慢城自行車賽后贊嘆道。

在深圳,單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成為串聯山海湖林、連接都市與自然的鑰匙。社交平臺上,“深圳騎行路線推薦”話題持續升溫,多篇攻略點贊破千,“求攻略”“周末必去”的評論刷屏。

今年發布的《深圳市休閑騎行道專項規劃(2025—2035年)》提出,到2035年建成超1000公里休閑騎行網絡,打造“山海連城 騎樂無窮”城市名片。依托山海資源,深圳將整合現有綠道、碧道、公園園路,構建“1+3+N”體系:“1”指1條200公里的濱海騎行道;“3”為西部、中部、東部的3個百公里級山海騎行大環;“N”則是遍布全市的特色騎行環,均超20公里。

隨著城市綠道網絡不斷完善,未來將有更多“深圳好風景”可供市民慢慢丈量。截至目前,全市已貫通騎行道100余公里。下一步,騎行道還將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運營40處以上服務驛站和休閑健身場所,促進騎行經濟與產業發展。業內人士指出:“完善的設施為賽事、親子游、城市探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據悉,深圳正與環法賽事團隊接洽,計劃引入國際頂級賽事;今年還將舉辦濱海公路自行車公開賽、十五屆全運會自由式小輪車比賽等,以賽事流量激活城市活力。

遠足徑成“脈”

激活戶外經濟的綠色動能

隨著420公里“三徑三線”遠足徑體系基本貫通,深圳正以“戶外徒步天堂”的新標簽走向全國。

去年,鯤鵬徑獲評“2024年全國十大登山戶外運動特色目的地”,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徒步線路。

目前,深圳正全力申報全國首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重點發展徒步越野、水上運動、低空運動三類優勢項目,統籌推進大鵬半島、馬巒山—梧桐山等4個重點區域建設。

“遠足徑郊野徑的建設,不僅是鋪路,更是重構城市的空間體驗。”深圳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曹峻感慨,“它們串起山、林、城、湖、海、河,讓市民可一日之內從CBD穿越到原始森林,從海岸線攀登至云霧山巔。”

隨著“一脊一帶二十廊”生態脈絡和“鵬城萬里”步道體系推進,深圳的目標到2025年年底建成超1000公里遠足徑。

深圳,正以山海連城為紐帶,通過慢行系統重構人與自然的聯結,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文燦

[編輯:劉曉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亚洲国产婷婷影院 | 亚洲国产综合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