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19日訊(記者 朱佳若)8月17日,深圳南山圖書館四樓讀者活動室氣氛熱烈,“踐書+”訓練營第十七期《AI的進階用法》實戰課程如期舉行。60余位讀者齊聚一堂,在實操演練中探索AI工具在工作與生活中的落地技巧,用真實案例印證“技術為我所用”的高效價值——從視頻制作、職場PPT制作到日常決策,AI正成為提升效率的“超級外掛”。
三階體系引導AI實戰
主講人陳惠茗以“工具為我所用”為核心,通過“新手躍遷-內行進階-模仿創造”三階體系,帶領讀者掌握AI在辦公和生活場景的實戰技巧。
“新手可以用20%的時間從0分到80分,這是超級個體的共識。”陳惠茗在“新手躍遷”模塊中強調,面對不熟悉的任務,AI能提供標準化路徑。她提出 “問標準-提要求-再優化” 三步法:先讓AI明確任務的優秀標準(如“產品文案需包含哪些要素”),再根據具體場景下達指令,最后通過多輪反饋打磨細節。
針對有基礎的讀者,陳惠茗拆解了“內行進階”的核心——“定景物叔”法:明確AI扮演的角色、描述背景與難題、交代具體任務、提出輸出要求。
“師古而不泥古,破法而不悖法。”陳惠茗引用徐悲鴻的話,闡釋“模仿創造”的邏輯:給AI優秀案例作為參考,讓其拆解特征,再按標準生成新內容,最后持續優化。這一路徑幫助讀者從“照搬模板”到“形成個人風格”。
從“卡殼”到“開掛”:AI重構工作流
“就在周五,為甲方做一個工作匯報的PPT, 自己反復修改,做了兩三遍,最終到凌晨才完成。今天用老師教的方法,讓AI幫自己生成PPT, 結果發現AI生成的比自己做得更好。很神奇,早點學習這節課程就好了!”現場學習了AI幫助完成PPT的方法后,書友小丁現場實踐,感嘆自己沒有提前學習。
這一方法同樣讓書友羅廳得到啟發:“一直想做知識分享,但PPT輸出比較復雜,讓我效率低下,現在用AI快速生成框架,再填充細節,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正如課程強調的,AI的價值不止替代人類思考,更是將一些勞動“外包”,讓人專注于創意與決策。
從“試錯”到“精準”:AI成為生活助手
不止職場,AI在日常決策中同樣展現威力。讀者王浩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想買適合油性皮膚的男士洗面奶,我讓三個AI 分別推薦200元以下產品,最終選擇重疊款,果然貼合需求。”這種“多源驗證”思維,與課程中“新手躍遷”模塊強調的 “用AI建立標準、交叉比對信息”不謀而合,有效避免了單一答案的偏差。
而讀者Jakie則分享道:“領導突然提問時,用AI快速生成分析角度,再結合實際情況回應,總能讓對方滿意。”這種“人機協同”模式,正是課程倡導的“與AI共舞”的核心——將工具轉化為能力延伸。
從職場匯報到生活決策,AI工具正以“輕量化”方式融入日常,讓“高效”不再是口號,而是可復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