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19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林咪玲)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獲悉,該局將啟動“前沿數字技能萬人計劃”,依托市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開辦2025年度“深圳數字技能學堂”。該計劃將推出10大項目53門前沿數字技能公益課程,目標是年內培養1萬名創新型、復合型高素質數字技能人才。
此次“數字技能學堂”緊密圍繞深圳“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劃,聚焦人工智能、國產基礎軟件、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的人才短缺問題,構建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實戰培育為核心、生態賦能為支撐的人才培養供給體系。
課程設置順應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涵蓋人工智能、新一代電子信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低空經濟、通信技術等10大項目。其中,既有大模型多模態應用開發、機器視覺等契合“人工智能+”行動的課程,也包括鴻蒙操作系統開發、麒麟系統運維等針對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的課程,還涉及無人機安全運維、大數據應用等滿足低空經濟發展需求的內容。
在培育模式上,“數字技能學堂”以學以致用為核心,將企業真實生產場景轉化為訓練任務。屆時將聘請企業技術總監、高校知名院長等擔任10個項目的首席導師,組建由企業技術專家和高校“雙師型”教師構成的師資團隊。例如,AI大模型課將通過智能座艙交互系統開發等企業案例實訓,讓學員掌握場景落地能力;半導體課程設置智能網聯車電機控制等實操模塊,幫學員突破研發瓶頸。
此外,學堂還將依托深圳市人力資源生態平臺建立學員全生命周期培訓電子檔案,從培訓成果、學歷學位等五大維度構建人才數字畫像,生成《技能數字報告》助力學員求職。同時,向社會開放共享10個戰略性新興領域的數字技能“培訓資源包”,每個資源包含1個人才能力標準、1套實戰培訓課程和1支優秀師資團隊,推動形成有效的前沿數字人才供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