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1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清容)近日,司法部發布公告,批準1家外國律師事務所在深圳設立駐華代表處,這已是今年第4家獲批在深設立的外國律所駐華代表處。記者從深圳市司法局獲悉,還有2家外國律所正在積極申請落戶深圳。
自2023年以來,司法部共批準17家外國律所設立駐華代表處,其中有8家在深圳,占比近半數。
外國律所緣何紛至沓來?深圳靠什么吸引他們?答案就藏在深圳的城市發展密碼里。這也印證著深圳法律服務業國際化水平正在跨越式提升。
前瞻性布局:
看好深圳更加活躍的經濟
此次新獲批的是波蘭高柏歌嵐律師事務所駐深圳代表處,將落戶前海,該律所成為首家在國內設立駐華代表處的東歐律所。在深圳,前海是匯聚外國律所最多的地方。
“深圳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在申請過程中,感受到了前海便捷高效的服務。”波蘭高柏歌嵐律師事務所中國顧問張天澤告訴記者,前海擁有法治營商環境與集聚效應的雙重優勢,這里構建了全國領先的全鏈條法治生態,也大力支持高端法律服務業落戶,有著優越的法治環境。
去年,前海出臺了專門的實施辦法,支持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高端法律服務業集聚,其中規定境外知名律所在前海設立代表機構的,可申請資金、物業等落戶支持。
波蘭高柏歌嵐律師事務所成立于1995年,是波蘭最大的綜合性律所之一,擅長國際仲裁、商業訴訟及金融法律事務,服務范圍廣泛,不僅為法國農業信貸、波蘭石油公司、德國鐵路等國際企業提供服務,還為多家中國知名企業客戶提供跨境法律服務。
張天澤表示,深圳的經濟更加活躍、規模化,除了大型企業,還有很多中小型企業都有涉外的經濟業務,都存在涉外法律需求,有的需求沒有得到匹配,有的沒有被充分發掘。希望能立足歐洲乃至全球,為企業提供性價比更高、更務實的服務,用法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外國律所優選地:
企業“家門口”機遇多,客戶主動聯系
越來越多的國際律所將目光投向這座“創新之城”,搶占發展新機遇。
2023年以來,外國律所來深設立駐華代表處的數量大增,英國夏禮文、新加坡立杰、美國博欽等知名外國律所接連落戶,目前,深圳已有10家外國律所駐深圳代表處。與此同時,外國律所在深圳瞄準的業務領域也越來越多元,從知識產權拓展至商事非訴、跨境法律服務、國際仲裁、企業合規等。
這些外國律所在深圳發展如何?給深圳帶來了什么?
“幾乎每個月都有企業直接打電話或者發郵件過來,要么進行咨詢,要么遇到情況需要幫助,這些企業是以前沒有業務往來的,不是律所原有客戶卻主動聯系洽談業務的情況不多見,足見企業有切實的法律需求。”英國夏禮文律師事務所駐深圳代表處已開業一年多了,該代表處首席代表、合伙人孫晉軍高興地說,深圳一家航運企業就是這樣找到他們達成了委托,律所快速幫助企業解決了在國外遇到的船舶碰撞糾紛。
“深圳企業對國際律所很感興趣,更像是家門口的支持。”孫晉軍表示,企業“走出去”后,面臨跟國內完全不一樣的環境,需要真正了解“出海地”法律等各方面環境的律所,國際律所的獨特優勢之一就是在全球的業務網絡發達。
“外國律所來深設立辦事處是市場行為,說明深圳企業對國際化的法律服務需求比較旺盛。”深圳市律師協會會長張斌表示,深圳科創產業發達,產生了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企業,一些中小企業也是“走出去”的生力軍,外國律所來深圳可以在企業家門口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張斌認為,深圳正在成為外國律所設立駐華辦事處的優選地。
政策前所未有:
港澳律師涌進來,深圳律所闖世界
深圳是中國外貿第一城,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企業掀起“出海”的浪潮,構建高水平的國際化法律服務越發迫切,特別是解決當下企業“走出去”中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
“積極探索涉外律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深圳拿出了真金白銀招才引才。”深圳市司法局律師工作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出臺了律師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前所未有的魄力,首次推動法治人才納入人才獎勵序列,對高水平涉外律師人才和律師事務所實施精準激勵,對企業到境外投資給予法律服務方面的資金支持。并指導各區出臺相關政策,逐步形成了市區兩級政策支撐體系。
深圳還以制度改革創新賦能涉外法治建設,開展了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港澳律師大灣區內地執業試點。目前,深圳已有17家內地與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在深執業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達324名,總數占全省近六成,位居全省第一。
當外國律所在深圳大展拳腳之際,深圳本土律所也奮起直追,加速了國際化進程。粵港澳大灣區涉外律師學院在深圳成立,著力培養涉外法律服務領軍人才。今年,深圳律師代理的全國首宗反外國制裁法訴訟案,幫助被美制裁企業追回近億元貨款,被寫入2025年最高法工作報告,彰顯了深圳本土律師涉外法律服務的專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