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17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蕾)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深圳市生態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環標委”)正式揭牌成立,并同步發布全國首部系統展現城市級生態環境標準建設成果的《深圳市生態環境標準建設白皮書》及《深圳市生態環境地方標準建設三年行動要點》。
大會現場舉行了深圳環標委揭牌儀式,并為首屆委員頒發聘書。首屆環標委以“高度、廣度、深度、精度”四大特色為亮點,集結行業精尖力量,為應對生態環境標準化工作新挑戰、新任務注入關鍵動力、提供堅實支撐。一是權威引領的“高度”,74%的委員是高級職稱,匯聚了政府骨干、學術帶頭人、行業專家,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二是代表覆蓋的“廣度”,45名委員來自38家機構,覆蓋了政府(26%)、科研院所與高校(31%)、企業與行業組織(43%),實現“產學研用”全鏈條貫通,與其他標委會相比,突出了產業實踐和應用的緊密結合。三是深港合作的“深度”,特別邀請香港環保署3位專家加入,在臭氧聯防、跨境治污等領域開展標準共研,互學互鑒,共促共進。四是智慧賦能的“精度”,引入6位數字化專家,推動AI、物聯網與標準融合,引領精準治污、科學治污。
會上,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深圳市生態環境標準建設白皮書》,該白皮書是國內首個系統、全景式展現城市級生態環境標準建設實踐的報告。白皮書通過體系圖譜、頂層設計、攻堅行動、轉型賦能、守正創新、發展展望六個章節,全面梳理了深圳以高標準守護綠水青山、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和顯著成果,旨在系統總結深圳二十年生態環境標準建設探索歷程,分享生態環境標準建設經驗和成效,促進互學互鑒。白皮書提出,深圳將以“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為建設目標,打造國際一流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為落實好白皮書的要求,會上同步發布了《深圳市生態環境地方標準建設三年行動要點》,包含6章25條措施,并附46項具體標準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