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15日訊(記者 程熙)80多年前,法國友人馬庫斯的外祖父羅杰·皮埃爾·勞倫斯保留了數百張照片,記錄下二戰期間日軍侵華的暴行。日前,馬庫斯將塵封多年的618張歷史照片捐贈給中國。
8月13日晚,馬庫斯與其好友士杰、鐘灝松抵深。8月14日早,馬庫斯一行率先來到坪山,正式開啟他們的深圳行。
在這里他們先參觀了坪山區東江縱隊紀念館,親身感受紅色歷史的深厚底蘊,乘坐了“蘿卜快跑”無人駕駛車,直觀感受科技創新的前沿脈,動紅色基因與科技活力在此交織碰撞,讓首站行程充滿獨特魅力。
馬庫斯與好友的深圳之行為何將首站選定坪山?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坪山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
位于東江流域的坪山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人民抗日武裝的發源地之一和重要戰斗區域,也是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將軍的故鄉。1943年,在抗日烽火中,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坪山誕生,并以此為根據地,活躍于東江流域。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和八路軍、新四軍并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坪山作為東江縱隊的策源地和重要根據地,擁有全省最早建成的東縱主題紀念館——深圳市坪山區東江縱隊紀念館(以下簡稱東縱紀念館)。該館于2000年建成開放,展陳內容包括東江縱隊史跡展、前進報社舊址、曾生故居等,如今被列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首批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重點建設示范點、深圳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等,是深圳市乃至廣東省的一張閃亮的紅色文化名片。
此番馬庫斯與好友的深圳之行,便是從東縱紀念館開啟。館中一段段珍貴的文字,一幅幅黑白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載了歷史記憶的文物,多角度、全景式展示了東江縱隊發展史和輝煌業績。馬庫斯一行跟著工作人員一路聽著講解參觀下來,感慨頗深:“雖然我的祖父走過這樣類似的路線,但是我從來沒聽說過在華南一帶有這樣的歷史,現在非常高興能了解到這段歷史。”
坪山還有不少有關東縱的紅色遺址,如曾生故居、水源世居等,其中水源世居曾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秘密交通站和東縱重要指揮部之一,也是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后文化名人大營救的重要中轉站。
從坪山區東江縱隊紀念館出來后,馬庫斯與兩位好友一同登上“蘿卜快跑”無人駕駛車,開啟了新鮮的體驗之旅。主駕空位無人、座椅自帶按摩功能、語音點歌隨心切換、與車載智能系統流暢對話……這一系列前所未見的場景,讓首次接觸無人駕駛車的馬庫斯和好友們一路驚嘆連連。鐘灝松打趣道:“這是我們第一次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科技。”
一番乘坐體驗下來,他們更是忍不住連連稱贊——“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第一次看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安全”“很棒”“開得很好,像有十年駕齡的老司機”“識別紅綠燈、禮讓行人、按喇叭提示,表現得很成熟”……
作為深圳傳承與發揚紅色文化及革命傳統的主要陣地,坪山區積極利用自身紅色資源優勢,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用紅色基因“補鈣壯骨”,激發創新動能,賦能城區高質量發展。“蘿卜快跑”無人駕駛車在坪山的場景化應用,正是其中一枚鮮活而具體的切片。
作為中國工業百強區,坪山區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生物產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深圳坪山綜合保稅區、深圳國家高新區坪山核心園區等5塊國家級“金字招牌”,近年來,坪山堅持“產業立區、制造業強區”的發展理念,GDP增速、規上工業總產值等核心經濟指標連續三年領跑深圳,入圍“中國最具創投價值城區”“全國工業百強區”“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區”,已形成了“智能車、創新藥、中國芯”的“6+3”產業集群,成為深圳最具活力的增長極。
坪山不僅是深圳舉足輕重的產業高地,更是名副其實的宜居城區。從寬敞明亮的街道延伸出的便捷路網,到高效通達的公共交通系統織就的出行脈絡;從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傳遞的生活溫度,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綻放的城市活力,再到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構筑的民生保障網……這一系列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正持續為這片土地注入蓬勃活力與獨特魅力,顯著增強著這座“未來之城”的吸引力與核心競爭力。
馬庫斯和其友人表示:“我們在這里、在深圳,了解中國的未來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