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花樣游泳運動員王柳懿、王芊懿在廣州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備戰(zhàn)全運會。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賴犁 攝
深圳新聞網(wǎng)2025年8月15日訊(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吳孟菲)眼下,正值十五運會備戰(zhàn)的關鍵階段。8月14日,記者走進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花樣游泳訓練館,探訪正在那里訓練的奧運冠軍、深圳花游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這對土生土長的深圳姑娘,從家鄉(xiāng)的泳池起步,在全國乃至世界賽場上屢創(chuàng)佳績,一路為深圳、為廣東、為中國贏得無數(shù)榮譽。如今,她們再度投入緊張備戰(zhàn)中,目標直指十五運會,誓要為深圳、為廣東再添榮光。借此機會,記者對這對承載著家鄉(xiāng)期待的姐妹花進行了專訪,聆聽她們的全運備戰(zhàn)故事與生活訓練感悟。
深圳沃土滋養(yǎng)姐妹花成長
6歲那年,為了鍛煉身體,王柳懿、王芊懿初涉泳池。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教練發(fā)掘,從此與這項融合力量與美感的運動深深綁定。2005年,她們正式跟隨深圳市花游隊主教練胡良慧開啟系統(tǒng)訓練。深圳的泳池里,從此留下了她們無數(shù)個重復動作、打磨細節(jié)的身影。每一次劃水、每一次拋跳,都浸透著少年時代的汗水與執(zhí)著。
2008年,這對天賦與努力并存的姐妹花順利進入省隊,從此走向更高、更廣的舞臺。但深圳始終是她們成長的“根”,這里濃厚的體育氛圍、完善的訓練條件,以及家人朋友始終如一的支持,為她們打下了扎實的基礎。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她們迎來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時刻。她們憑借著教科書級別的精湛技藝與心有靈犀的默契配合,一舉拿下花樣游泳集體項目與雙人項目兩枚金牌,創(chuàng)造了中國花游隊的歷史。從深圳的訓練池到奧運領獎臺,這對姐妹花帶著這座城市賦予的拼搏與創(chuàng)新精神,一步步走向了更高的舞臺。
巴黎奧運會后,王柳懿與王芊懿走進校園,在香港教育大學開啟了博士生求學生涯,專攻體育教育與運動科學專業(yè),研究方向聚焦運動心理學。這段全新的旅程,讓她們在泳池之外收獲了別樣的成長。
全運會備戰(zhàn)創(chuàng)新突破正當時
在姐妹倆進行水上訓練時記者看到,伴隨著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兩人的動作如復制粘貼般整齊劃一,每一次轉身、每一次騰躍都精準流暢,展現(xiàn)出姐妹之間的默契與扎實功底。訓練間隙,她們不時與教練交流細節(jié),調整呼吸節(jié)奏,臉上始終帶著專注與認真。
“這次全運會我們的曲目和巴黎奧運會一樣,但動作編排上做了很大改動。”王柳懿介紹,“我們想呈現(xiàn)更有故事感的內(nèi)容,讓觀眾能沉浸其中。同時也帶來更多新鮮感和難度,對我們自己也是新的挑戰(zhàn)。”盡管新動作很多,但兩人卻適應很快,“我倆狀態(tài)在穩(wěn)步提升中,和教練的溝通也十分流暢、默契、深入,這讓我們對訓練和比賽都更有信心。”
記者了解到,目前兩人保持著一周六日的訓練節(jié)奏,每周會專門安排2至3次力量課——從核心區(qū)的平板支撐到下肢的負重深蹲,每個動作都要重復數(shù)十組;其余時間則全部投入水上訓練,從腿部動作到整套雙人配合,常常一練就是四五個小時。王芊懿說,“新規(guī)則對憋氣時間要求更長,我們正在針對性調整,比如每天加練水下靜態(tài)憋氣,還會結合呼吸法來提升肺部控制力等,總之盡快適應新規(guī)。”
期待沖擊雙人項目冠軍
對于即將在家門口舉辦的十五運會,姐妹倆充滿期待:“這是我們第四次參加全運會,前三屆我們拿過集體項目的冠、亞、季軍,但雙人項目只拿過亞軍季軍。這次在家門口作戰(zhàn),我們當然想沖擊雙人項目冠軍,圓自己一個心愿。”
頭頂奧運冠軍光環(huán),再次站上全運舞臺會有壓力嗎?王芊懿說:“下了領獎臺就是從零開始,這是我們每一個運動員的共識,我們不會被過往成績所束縛。”而更讓她們安心的是,十五運會花游項目比賽場館在江門,她們曾在那里參加過比賽,對場地設施比較熟悉。并且在家門口作戰(zhàn),少不了主場優(yōu)勢。“現(xiàn)在家人朋友們已經(jīng)開始安排要去現(xiàn)場看比賽的事,相信屆時會有不少親友團來助威,這讓我們很有底氣。”如今中國花游后備人才輩出,全運會賽場必定高手云集。對此兩人十分坦然:“這是好事,花游項目能發(fā)展壯大,我們打心底里開心,我們都是這個項目中的一員。比賽場上每個對手都值得尊重,我們期待和大家同場競技,一起呈現(xiàn)最精彩的比賽。”
9月19日,十五運會花游項目預賽將拉開帷幕,正賽將于11月3日至15日在江門舉行。帶著深圳賦予的拼搏底色、求學沉淀的從容心態(tài)以及對全運會的滿滿期待,這對花游姐妹花的全新征程已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