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際動力獲得京東戰略領投
眾擎機器人完成近10億元兩輪融資
優必選斬獲9051萬元
全球最大人形機器人訂單……
圖源:圖蟲創意
近日,深圳機器人領域接連傳來的三則重磅消息,猶如三重奏,奏響了產業加速發展的強音,也凸顯了這座“創新之城”在中國機器人版圖上的核心地位。作為全球“創新之城”,深圳正以“全鏈創新+產業賦能”加快拓展人形機器人這一新賽道。
在深圳,機器人產業產值和機器人企業總數,均為全國第一;上市公司數量和投融資事件數量,也為全國第一;企業創新活力,以及機器人產業鏈配套和生態,還是全國領先。
產業大爆發:
7月三重奏,深圳速度刷新紀錄
7月下旬,深圳機器人領域的三則消息震動業界: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宣布獲得由京東戰略領投的新一輪融資。雙方計劃深化在零售、物流和服務等領域的協同探索,逐際動力自主研發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預計將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開售。
圖源:IC Photo
幾乎同時,眾擎機器人宣布近期連續完成Pre-A++輪和A1輪融資,總額逼近10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其投資方陣容強大,匯集了小鵬汽車旗下星航資本、京東、寧德時代旗下溥泉資本等產業巨頭,這已是眾擎繼年初獲得中東和韓國知名資本融資后的又一次重大資本加持。
圖源:IC Photo
更值得關注的是,港股上市公司優必選(9880.HK)在近期被披露中標了一個金額高達9051.15萬元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這一訂單創下了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公開單筆中標金額的新高,其商業價值獲得市場的真金白銀認可。
圖源:IC Photo
這組發生在7月下旬的“資本-技術-市場”三重奏,勾勒出深圳機器人產業的爆發曲線。天眼查數據顯示,深圳已匯聚近6.7萬家機器人企業,占廣東省總量的37.65%,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位。
雨林生態:
深圳如何煉成機器人產業絕對高地
深圳在機器人產業的統治力遠不止于龐大的企業數量。2024年的數據令人矚目: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達2012億元,同比增長12.58%,穩居全國首位;擁有34家上市公司和9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均為全國之最;在摩根士丹利評選的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中,深圳企業獨占7席,占中國大陸上榜企業的近四分之一。
這種爆發式增長源于深圳精心培育的獨特“產業雨林”生態。
集群效應:地理相鄰與要素互補。
在大鏟灣藍色未來科技園,專注于機器人靈巧手的核心企業正在聚集。更著名的是“機器人谷”——位于陽臺山與塘朗山之間的天然走廊。這里匯聚優必選、越疆科技等近百家機器人企業,以及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等頂尖科研機構,形成從AI大模型到整機組裝的完整鏈條。
場景驅動:開放城市作為超級試驗場。
當其他城市還在發放補貼時,深圳已將整座城市變為試驗場。2025年將滾動開放不少于50個應用場景,覆蓋工業制造、家庭服務、城市治理等全領域。這種策略效果顯著:今年7月,越疆科技通過VR技術實現了深圳工程師實時操控1800公里外位于山東的機器人完成煎牛排并送餐;優必選的Walker S1人形機器人則在極氪智慧工廠的總裝車間等復雜場景中,成功完成了分揀、搬運、精密裝配等多種任務實訓。在坂田星河WORLD片區,全國首個集機器人劇場、實驗場、產業園區于一體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示范街區”正在建設中,將成為技術驗證、產業協同和數據反哺的全鏈條超級試驗場。
深圳機器人產業在資本、技術與市場的三重共振下展現出的活力,是其長期構建的“產業雨林”生態的自然結果。從密集的產業鏈集群到開放的城市級應用場景,再到貫穿“技術研發-場景驗證-商業落地”的閉環模式,深圳正通過扎實的產業基礎和獨特的創新路徑,為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這種依托全鏈條優勢、深耕場景落地的模式,不僅是深圳保持機器人產業領先地位的關鍵,也為探索未來智能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和價值兌現提供了重要的實踐樣本。
采寫丨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