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全球數智人才發展創新基地在深啟動建設。
這個基地來頭可不小,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深圳人才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而且也是華為公司本部首次深度參與建設的全球人才培養標桿項目。
深圳目前建有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4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家,省級產業就業培訓基地2家,市級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載體354家。
這次的全球數智人才發展創新基地主要是為了填補國內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根技術人才系統性培養領域空白,致力于5年內培養高質量數智人才超20萬名。
據《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統計,截至2025年,僅中國ICT人才需求將達6400萬,缺口將有2000萬,其中云計算571萬,人工智能378萬,鴻蒙170萬。全球ICT人才需求將達2億,缺口有6000多萬,云計算1713萬,人工智能1134萬,大數據1400萬。
為什么要培養ICT人才?
在當今的全球經濟中,數字技能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對于科技公司,幾乎所有行業都是這樣。
世界銀行高級常務副行長阿克塞爾· 馮·托森伯格曾強調,“如果沒有互聯網的接入和有效使用數字技術的技能,數十億人將被鎖在現代世界的門外。”
可見ICT教育和培訓已成為經濟上的當務之急。
ICT技能可以更好地滿足未來就業需求
隨著自動化、AI和數字化工具的發展,工作性質正在迅速轉變。據估計,未來工作的10個中有9個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數字技能。未能對工人進行信息通信技術培訓的國家可能面臨更高的失業和就業不足。相反,投資數字技能的人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圖源:圖蟲創意。
實證研究表明,信通技術技能水平的提高與GDP增長和企業生產率相關。例如,在尼日利亞,在信通技術部門快速增長的2024年,該部門貢獻了GDP的17.68%,這也是推動該部門貢獻GDP總量25%的動力之一。各國政府認識到,普及數字技能對于“在數字經濟中競爭”和保持增長至關重要。世界銀行明確建議各國,教育和提高ICT技能是未來競爭力和創新的先決條件。
現代經濟體正看到科技初創公司和“數字原生”公司的激增,從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到生物科技和游戲,這些公司依賴于熟練的程序員、工程師和IT專業人員的管道。擁有強大ICT人才庫的地區(如美國硅谷、印度班加羅爾、中國深圳)已成為吸引投資和創造高薪工作的創新中心。
對于那些旨在發展本國技術部門而不是僅僅消費外國技術的國家來說,數字技能培訓至關重要。例如,越南政府認為數字技能培養作為該國轉變為地區科技中心和從基礎制造業向價值鏈上游移動的關鍵。
越來越多的數據和實踐證明數字技能已成為新的驅動因素,它提高了傳統行業的生產力,并推動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因此將其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也成為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華為此次深度參與有何深意?
MWC25巴塞羅那期間,在 “助力ICT人才培養,共贏數智新未來”主題論壇上,華為發布數字化實訓2.0解決方案,助力全球院校培育ICT數智化人才,服務全球產業人才需求。
▲MWC 2025盛大開幕,華為展臺。圖源:IC Photo
自2013年開始,華為就啟動了華為ICT學院項目,至今已培訓超過130萬名學生。通過這一舉措,華為正在培養具備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能的新一代專業人才,使他們能夠推動創新,為不斷發展的科技產業做出貢獻。
華為ICT學院覆蓋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0多家學院,其中華為認證的ICT學院講師超過11000名,每年培訓學員近30萬人。
除了培訓項目外,華為ICT學院還舉辦了享有盛譽的華為ICT大賽,一個國際平臺,大學生可以在這里展示他們的技能,交流思想,并在全球舞臺上競爭。學院和競賽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技能學院認可為旗艦項目,凸顯了其對全球數字人才發展的重大貢獻。
據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數智人才發展創新基地建設項目,華為主要負責提供分層分級數智人才培養服務及課程、實訓資源,同時導入華為職業認證體系,實現人才精準評價,與此同時,依托華為專家資源及成熟生態體系,提供包括駐場/授課、職業工種標準開發、輔助運營在內的高質量專業服務,實現人才閉環,提升基地影響力。
此次華為的深度參與,意味著華為不再僅僅是技術供應商,而是成為人才培養生態的核心共建者。這種角色轉變,有助于華為將其技術標準、產業實踐與教育體系深度融合,推動“華為標準”向“中國標準”乃至“全球標準”演進。
深圳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該基地的落地將進一步增強深圳在數智領域的全球影響力。預計到2030年,基地將成為全球數智人才培養高地,為深圳乃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目前深圳技能人才總量超40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數量達159萬人,占比39.2%,居于全國前列。
該基地由深圳市政府、華為與深圳人才集團三方共建,整合政策、技術、資源和運營優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賦能+平臺落地”的協同機制。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可持續性,也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樣板”。通過構建“招生—培訓—考試—認證—就業—創業—孵化”的閉環生態,基地也將持續為深圳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增強深圳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采寫丨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