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東以人口增長多個指標連續18年拿下“人氣王”稱號。深圳,也以常住人口新增19.94萬的數據,在已經公布的城市中,高居全國首位。
人口增長,從來不是孤立的數據。深圳一年新增20萬人口,正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注腳,印證著這座城市的經濟韌性和城市吸引力。
01
地少人多的“緊箍咒”
早已變成了人才吸鐵石
2024年末,深圳社區登記總人口2237.88萬人,同比增加74.11萬人,幾乎相當于一座中等城市,每天實時生活在深圳人口超2300萬。
在緊約束的土地空間里,深圳怎么做到人才紛至沓來?
原因很簡單,它是一座讓人看到希望的城市。無論是經濟機會、政策支持,還是城市文化和生活環境,深圳都做到了極致。它的吸引力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系統性的成功。
圖源:東方IC
2024年,深圳GDP達3.68萬億元,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位列全國第一。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沖破了5萬億,高達5.4萬億。
2024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領先,創新生態活力滿滿。產業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高達42.3%,帶來了大量新就業崗位,軟件行業平均薪資同比上漲15%,新興產業成為人口吸附核心動力。
深圳堅持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則,累計迭代推出1500余條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持續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連續4年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全市新增登記經營主體56.2萬戶,平均每月新增經營主體近5萬戶,累計存續總量440.4萬戶、居全國城市首位。
深圳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僅機會多,而且質量高。比如,華為、騰訊、大疆、比亞迪這些全球知名企業都在深圳,它們不僅提供了高薪崗位,還吸引了全球頂尖人才。這種“夢想磁場”讓深圳成為無數年輕人心中的“目的地”。
02
從“來了就是深圳人
”變成“來了就不想走”
“來了就是深圳人”,早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來深人才在深圳生活的真實寫照。深圳始終把人才作為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強大的生命力,不唯地域、不問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遺余力地引進、培養和服務各類人才。
深圳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完善“鵬城優才”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推出“人才引進入戶一件事高效辦”,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最快24分鐘就可以成為深圳人。
深圳還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人才的政策,為青年創業最高資助100萬元,設立100億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多渠道籌集45億元資金為初創企業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最高1000萬元資助等。
▲圖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為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并延長免費住宿時間至15天。接下來,只要是在深圳就業或創業的人才,都想方設法提供一張床、一間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務,解決了在深人才的后顧之憂。
目前,全市高層次人才2.62萬人,留學回國人員22萬人,技能人才406萬人,各類人才總量700萬。920名深圳學者入選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榜單。
03
除了夢想,
深圳也有詩和遠方
深圳既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也有鳥語花香的自然風光,各類人才在這里都能盡享繁華與自然交融的生活樂趣。這種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人才提供了舒適的生活條件,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在“山海連城 綠美深圳”的生態建設氛圍中,深圳打造全域公園城市,到2025年底,深圳公園總數將攀升至1350個,從“千園之城”向全域公園城市華麗蛻變。在公園內廣泛布局兒童友好、婦女友好、寵物友好等各類特色設施,新建并提升運動場地、帳篷區,累計打造100個公園書吧,進一步豐富公園的功能,全方位提升市民的游玩體驗。
▲“鵬城萬里”戶外步道塘朗山段。圖源:深圳晚報
在步道建設方面,深圳圍繞連通“一脊一帶二十廊”的目標,全力構建“鵬城萬里”多層次戶外步道體系,涵蓋遠足徑、郊野徑、綠道、碧道、騎行道等多種類型,致力于打造一個通山、達海、貫城、串趣的生態游憩網絡。2024年,深圳新建提升綠道308公里,精心打造特色步道40條,“鵬城萬里”多層次戶外步道總里程已超過3600公里,其中鯤鵬徑更是憑借獨特的魅力獲評全國十大戶外運動特色目的地,為市民的騎行休閑活動創造了優越條件。
深圳在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方面不斷優化,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務。同時,深圳還注重打造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建設了一批高品質國際化人才社區。
在深圳,因為生活有了更多的底色,才讓工作有了更多的底氣。
04
深圳:95后最想去的城市
深圳的人口結構是它最大的優勢之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測算,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歲人口占比高達79.53%,平均年齡僅為32.5歲。更妙的是,這種年輕化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年輕人被深圳吸引,而年輕人的存在又讓深圳更具吸引力。
有資料顯示,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中,深圳排名第一,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排在其后。深圳仍是年輕群體最想去的城市之一。
真誠,才是永遠的必殺技。深圳,一座始終用真誠迎接五湖四海人才的城市。它很年輕,但它卻在用最快的成長速度滋養自己的每一根羽翼,為愿意投靠的人們遮風擋雨。它很稚嫩,但它卻在用最具活力的精神面貌裝扮自己的每一次遇見,為迎接新的挑戰蓄勢待發。
深圳,永遠敞開懷抱,等風來!
采寫丨葉梅 湯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