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就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提出了六個方面要求、作出重大部署。“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學習教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常態化開展、長效化落實。
構建“常”的機制,學習融入日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要完善黨員干部培訓教育機制,堅持不懈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引導黨員干部常學常新、常學常悟、常學常得。構建監督評估機制,制定黨史學習教育量化考評標準,落實監督檢查制度,實行學習成果通報制度,把評估結果作為黨組織及個人年終考核、表彰獎勵、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把黨史學習教育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落深、落細、落實。
發揮“領”的作用,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從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抓起,用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推動領導干部“學在前、作表率”,通過開展主題黨日、理論宣講、專題研討等形式帶頭學黨史、經常學黨史,形成“一級帶一級、全黨一起學”的良好局面。要堅決避免學習教育中的形式主義,落實抓教管教主體責任制,形成層層負責、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壓實各級履行主體責任,定期分析通報各單位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
豐富“學”的內容,提升黨性修養。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深學細研我們黨關于黨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要把革命遺址遺存、紀念場館、博物館、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立體教材資源庫”,注重在掌握歷史脈絡、走近英模人物、感悟精神譜系中深化學習理解,利用紅色影視作品、紅色舞臺劇等“紅色課程”深入淺出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廣大人民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創新“教”的平臺,精準有效覆蓋。新時代新特點,要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微視頻等新手段新載體,發揮“學習強國”、深圳智慧黨建等新媒體學習平臺的網聚輻射效應,建好手機“微課堂”、搞好線上“微教育”,推行可視化、沉浸式、互動式等教學方式,通過通俗化闡釋、形象化解讀、興趣化開展,讓黨史學習教育“新”起來、“活”起來、“實”起來,把黨史學習教育搞得更加生動鮮活,更具時代特色。
實現“長”的效應,增進民生福祉。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既要讓黨員干部受教育,也要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力行而后知之真”,黨史學習教育“長效化”,貴在“知行合一”、實干篤行。要在學習黨史中總結經驗、對照解決現實問題,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黨員干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真學真用,學以致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定位人民所急所需所盼,推出一批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用心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彭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