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03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麗 焦子宇)“深圳實施‘惠企紓困30條’具有較強針對性,對很多企業而言,無異于一場‘及時雨’,在關鍵時刻極大緩解了疫情對中小企業的負面影響,提振了行業未來發展信心。”深圳市政府近日正式印發實施的《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為企業雪中送炭,引發專家學者關注熱議。
積極財政政策順應經濟規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王健長期從事國際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研究,在他看來,在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都出現較大波動,尤其對廣大中小企業的負面影響極大,在此背景下,《若干措施》的出臺順應了市場需求,符合經濟學背景。特別是出現疫情或金融危機等嚴重干擾經濟運行的因素,造成市場需求不足和信心動搖時,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是穩定市場、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
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研究員、博士邱佛梅表示,經濟主體決定市場活力,又進一步影響市民生活質量與水平。疫情緩解后,行業領軍企業有足夠實力和能力快速找到復蘇之道,然而,深圳擁有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他們在市場主體中占比較高,依靠自身無以正面對抗疫情沖擊,因此,如何穩定市場規模、保存企業實力、重振經濟信心,非常關鍵。
“互聯網+”助推深企轉型升級
邱佛梅認為,“30條”措施集中火力為企業降成本、減負擔,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旨在讓市場主體順利突破當下發展難關,恢復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同時,《若干措施》也意在引導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例如,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中小微商戶幫扶行動、支持符合條件的零售企業在電商平臺開設店鋪、惠企措施在“深i企”平臺進行一站式發布與辦理等等,加速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能在新冠疫情期間確保市場行為的連續性,還能趁機抓住新的增長機遇,在后疫情時代創造更強勁的發展態勢。
王健也關注到這一點。他指出,此次措施落地采取了“免申即享”的辦理方式,足夠凸顯政府誠意,讓更多企業獲益。曾有其他國家推出過類似的扶持政策,雖然都從實際需求出發,但在落地執行過程中,手續繁瑣雜冗,加之行政人員人手不足,讓當地不少中小企業錯失政策紅利。比較而言,深圳實施《若干措施》的申請手續十分便捷,在網上動動手指就能完成,便民指數非常高。
企業韌性十足回應積極信號
基于企業發展,“惠企紓困30條”重在保障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規??偭?,減負增效,是盤活全市經濟增長的“大棋局”。邱佛梅看到,“令人欣喜的是,廣大深企在疫情防控期間展示出十足韌性,在政府幫助下,有望快速擺脫疫情影響,激發市場活力。”
基于民生角度,王健強調,作為餐飲等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城市,疫情給普通市民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一些家庭或將面臨生活窘境,乃至失業風險?!?0條”所涉及舉措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既涵蓋了稅收、資金、水電等各個領域,也提出了針對不同行業的定向扶持政策,尤其是針對旅游、餐飲等企業,舒緩其運營成本,提高了全社會的未來經濟預期,有利于穩定就業、安撫民心。他還建議,政府可依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擴大政策實施范圍,讓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