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千秋基業,人才為先。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指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綱領性文獻。人才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措施,用好“聚集、育才、愛才”的“三部曲”,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奏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最強音”,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
用好統籌謀劃“聚才曲”,搶占人才競爭制高點。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我國正處于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創新最活躍的時期,我們要早統籌、早謀劃,抓住歷史機遇、乘勢而上,積極搶占科技和人才競爭制高點,為我國人才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牽引力和驅動力。在農村,我們要因地制宜、提前謀劃,充分發揮政府參與、企業主導的作用,堅持“產業聚集人才、人才引領產業”的工作思路,啟動鄉村振興人才培育計劃,大力吸納返鄉創業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各項事業,鼓勵支持人才發展新型農業和鄉村特色產業。在城市,我們要重點布局、梯次推進,尤其是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在人才投入、環境營造、政策創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
搭好載體平臺“育才曲”,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當今世界人才的競爭首先是人才培養的競爭,我們千方百計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多渠道、全方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我們要持續加大人才投入,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物質支撐,對已引進的人才“給平臺、給待遇、給位置”,讓他們在實踐中展現自己,在具體工作中積蓄力量,做到人盡其能。我們要優化人才評價機制,破除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唯資歷,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同時,我們還要做好領軍人才的培養選拔、加大基礎學科人才的培養力度、扎實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等工作,指導和推動高校加大工程類學生培養力度,支持和引導企業把培養環節前移,鼓勵與高校聯合培養人才,不斷創新拓展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和平臺。
優化服務環境“愛才曲”,大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邦之興,由得人也”。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管人才,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讓更多更優秀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我們要構建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堅持事業發展與人才成長協調同步,將不同類型人才的培養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形成動態差異化人才培養策略,促進其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增強人才對事業的認同感、使命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我們要健全員工關愛保障體系,把人才關愛落實落小落細,切實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同時不斷改善有利于人才干事創業的軟環境,全力為人才安心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加大先進典型宣傳力度,在全社會推動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