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形勢,再次警醒我們:疫情尚未遠去,仍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16日晚召開的第十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傳出消息,深圳疫情又出現新的變化:德爾塔的“疫霾”還未散,奧密克戎又突至。從2020年初的措手不及,到現在的常態防控,經過兩年與新冠病毒的較量,深圳抗擊疫情始終把握好一個“度”字,當疫情形勢再度緊張襲來,深圳這樣應戰。
從快從嚴打好各方協同戰,進一步加大聯防聯控“力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1月7日確診兩例病例以來,全市上下再次開啟與疫情的時間賽跑,吹響應戰的沖鋒號。疫情中感染者的初篩結果一出來,市、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全面核查了其14天內的活動軌跡,其工作地、居住地實施管控措施,就餐地點、活動場所、交通工具等重點場所進行環境核酸采樣和終末消毒。對追蹤到的密接者、次密接者,按要求管控。按照“應檢盡檢”的原則,持續加強對一般接觸者、重點人群的排查和管理。從流調溯源到核酸檢測、隔離封控、物資保障、醫療救治……深圳第一時間啟動一系列的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按照科學精準、有力有序有效進行的原則,環環相扣,有條不紊,高效推進,嚴防疫情擴散蔓延。各級黨委政府始終保持清醒認識,時刻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精心組織,全力調配,強化監管,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好每一項防控措施,真正做到“不漏一人全覆蓋”。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凝聚人心,團結力量,關鍵時刻做老百姓的主心骨,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動投身到防控一線,輻射帶動群眾積極參與,構建全民防控機制,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初心和責任使命。
用心用情打好群眾保障戰,進一步提高為民服務“溫度”。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設立多個封控區、管控區,各區設立現場指揮部,建立服務機制,聯合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一線醫護人員、志愿者、下沉干部、愛心企業等多方力量,全力做好封控管控區的群眾生活保障工作。調動各方力量保障生活物資、醫療物資的充足供給;24小時暖心服務熱線隨時解決群眾所需;樓棟微信群引導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做好安撫疏導;院長專家通過互聯網醫院線上看診;生活物資、急需藥品及時送上門;心理熱線緩解群眾焦慮;甚至沒來得及安頓的寵物有專人上門喂……隔離的是疫情,守候的是溫情。無論處在哪個時期、哪個環節,都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真正保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這特殊時期,當好上級政策的宣傳隊,采取微信、抖音、大喇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防疫新聞動態、防控要求、科普知識等宣傳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爭取群眾理解支持;當好群眾焦躁情緒的化解者,及時處理突發狀況,用春風化雨的優質服務贏得群眾支持;當好急難愁盼的終結者,無論是行動不便、跟不上智能時代的老年人,還是身體欠佳、有抵觸情緒的病人,都要一視同仁、及時幫助,讓這些“弱勢群體”真正感受到:疫情無情人有情,人間自有真情在。
落細落實打好信息安全戰,進一步把握信息處理“尺度”。對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群的流調速度是非常快的,具體到幾點幾分到過什么地方,和什么人接觸過,都有非常精準的回溯,對于人們自我檢查、集體排查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相關地方、具體工作人員要對收集到的信息嚴加保密,避免泄露個人隱私信息而遭到無故騷擾甚至人身攻擊。“贊深圳速度,公開透明且隱私保護到位!”這是網友的評論也是社會的心聲。1月7日,首個病例確診的當天,深圳就舉行了疫情防控的發布會,并至今保持了近乎每天一場發布會的頻率,及時通報疫情最新情況,發布防控權威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與此同時,深圳各級媒體集中報道全市抗疫“戰報”,第一時間發布有關防疫新聞動態、科普知識。高效、公開、透明的信息發布,讓大家對疫情走勢建立起全面清晰的了解,為全市抗疫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共情”,這是全市上下增強信心、保持定力、步調一致的重要基礎,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氛圍。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持久戰。(廖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