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建立有效的自我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人才工作是系統工程、動態工程,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評監督體系對引才用才工作具有指揮棒校正儀作用,要堅持用總體觀念辯證思維做好引才用才考評監督工作。
合理確定考評監督對象。一是摸清底數。定期分析本地區人才工作形勢,實行牽頭部門集中排查、用人單位申報雙向結合原則,全面摸清引才用才底數、形勢、任務、發展趨勢,橫向對比、縱向比較。既掌握本地區人才工作現實基礎、歷史基礎,又掌握大形勢下其他地區人才工作現狀。二是分類稱重。根據單位、行業、協會、社會團體、企業等職能特點,分別梳理在人才育、引、管、用等不同環節承擔的職能責任、發揮的現實作用,分門別類進行量化稱重,提高考評監督針對性精準性。三是確定對象。根據稱重分析研判,合理界定人才考評工作中總體重點對象、重點環節,局部重點對象、重點事項,合理確定考評對象。堅持總體人才觀理念,樹立沒有與人才工作不相關部門,沒有與人才工作不相關人的思想,既面上考評,又突出重點,營造全域參與、全域考評監督工作格局。
科學設置考評監督內容。差異化設置考評監督指標內容,緊扣人才育、引、管、用環節,根據部門單位在人才工作中的定位特點,分共性、個性、顯性、潛性四個類別設置考評指標。共性指標分四類,一是突出考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政治引領、政治吸納等方針政策情況;二是突出考評建立制度機制情況,落實領導責任情況等;三是突出考評人才工作硬件建設情況,服務保障、提升環境質量等軟件建設情況;四是突出考評在不同人才工作環節取得成效情況。個性指標側重體現行業特點、單位特點、崗位特點,突出精準考評,避免大水漫灌、一刀切。顯性指標,主要看人才工作引育用管等直接相關工作情況、效果情況。潛性指標,主要看長期影響因素、深層次影響因素,突出體現對人才工作薄弱、貧瘠部門領域的引才用才空間挖掘,突出體現地方文化、醫療、教育、社會榮譽、前輩引領、人才優良傳統等對人才吸引力。
優化梳理考評監督方法。一是建立黨委統籌,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人才成員單位共同參與的人才考評制度機制。二是建立3-5年規劃考核、年度考核、平時考核、重大項目領域專項考核等考評監督機制體系,實行部門行業系統分類考核,同類別同系統主體在一個考評框架下考評。三是采用組織考評、專家考評、第三方社會機構考評等方式,靈活、高效、準確考準考實。嚴格確定考評組人選,嚴明紀律要求。四是采取實地走訪考察重點領域、環節,訪談重點人才,科學適當問卷調查,測評,談話,專業機構打分評價等方式,對人才工作總體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考準考實引才用才工作。
正向使用考評監督結果。把引才用才考評監督結果與地方單位績效考評結果、發展成效結合起來、貫通起來,科學分析、雙向比較、多方印證。發揮考評監督正向激勵作用,對一貫引才用才成效明顯的主體,進行適當獎勵,對人才基礎薄弱但在引才用才某一方面有突出成效的也要進行一定獎勵。對引才用才非直接相關單位,但對引才用才產生關鍵性積極影響的也要進行表彰獎勵。通過分析研判考評結果,分析短板弱項,總結固化優秀經驗做法,優化工作機制、流程、程序、方法,彌補短板、不足。重在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提升人才工作質效。對考評監督發現的薄弱環節,及時加強工作力量,派駐人才專員或組織到先進單位、地區學習考察。連續兩次以上考評效果較差的,及時提醒約談相關責任主體責任人及分管領域領導。(常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