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瑩)“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逐步擴散,這些問題迅速成為大眾熱切關注的焦點,如何引導大眾正確認識此次疫情刻不容緩。為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工作,近日,寶安區科技館向全區十個街道126個社區送去3萬余本《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科普書籍和科普掛圖,每個社區分發300本科普書籍及一套掛圖,為廣大社區居民送去一份及時的、權威的防疫抗疫指引,進一步引導社區居民堅定信心、科學防控、有序應對。
區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大家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更多的防疫知識,但網上信息難辨真偽,在此過程中便有許多人對謠言信以為真,在這個時候為社區居民送去科普書籍,也是為了方便讓大眾,特別是信息相對閉塞的老年人群體更正確地認識此次疫情,避免誤傳誤信網上的謠言,同時也能更好地協助各個社區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據了解,這本《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科普書籍是省疾控中心編寫的權威讀物,書里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知識進行詳盡、科學、通俗的解釋。
手冊分發到街道的當天,各社區便紛紛設點發放給出入的居民。沙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通過分發科普手冊,居民反映對病毒的認識加深了,更清晰地學習了防護知識,也能更好地做好個人的保護工作,緩解恐慌情緒,為社區的科普工作減輕了不少壓力。
除此之外,區科技館還對手冊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制作成防疫知識科普掛圖,將通過各社區科普畫廊進行廣泛宣傳,讓科普知識更清晰易懂。記者了解到,為避免人群聚集對防疫工作造成影響,此次分發手冊由區科技館派專人送至各個街道,再由各社區派人分批次領取。
據悉,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后,區科技館通過公眾號轉載權威部門發布的科普知識,在全區25個“科普e站”轉發“科普中國疫情專題”相關防疫知識并每日更新發布防疫系列微視頻,通過新媒體手段營造科學防疫的網絡輿論氛圍,讓廣大市民能更便捷、快速地了解防疫知識。